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此外,2016年免费办公软件钉钉的入局吸走了大量的中小企业客户。而中大型企业较好的抗经济周期能力和付费能力就成了SaaS公司看中的“甜点”,“这样也倒逼着我们去服务中大型客户。”储峰说。
罗旭则认为,随着SaaS普及度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也逐渐意识到SaaS模式的经济、便捷,开始由自主IT部门开发软件转向购买成熟的商业SaaS。
“从收益的角度讲,也是大客户更具吸引力。”李秋石说。
吴陈尧向记者介绍,现阶段SaaS企业的核心客户实际上分为两类:一类是大型的央企、国企以及能源、电业等经济支柱行业的头部公司;另一类则是对SaaS产品价值有着先天认可的互联网创业公司。“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中小微企业不重要,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发展,未来中小微企业仍是SaaS服务商的蓝海。”
往后走,平台应坚持其固有模式继续做SaaS产品还是转向厚重的PaaS(Platform-as-a-Service,平台即服务)定制路线?对此,受访对象向记者表达了不同的观点。
吴陈尧建议:“企业可量力而为,但原则上不要轻易妥协去做定制化。”定制化意味着企业必须花费大量资源与精力去组建PaaS平台。这对初创企业来说是巨大的负担,甚至可能成为投入的无底洞。
而罗旭则认为,PaaS将是未来整个行业的分水岭,其所带来的差异化竞争能力将是决定性的,“只有真正具备定制化的配置能力后,才能用更高效、简单、开放的方式去满足客户个性化的需求,平台的潜能也会被充分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