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罗森中国接手全时部分门店 副总裁张晟称不会盲目收购(2)

2019-03-01 09:31:51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一方面是外资便利店加速在中国开店步伐;另一方面,资本对于中国本土便利店的青睐在过去两年掀起了高潮。2017年以来,包括便利蜂、好邻居、每一天、131、见福、Today等便利店先后获得红杉资本和春晓资本上亿元的投资。有数据显示,2017年来,已经有超过40亿元资本涌入便利店行业。

然而,仅仅一年多时间便爆发了本土便利店“闭店潮”。2018年,北京邻家便利店因背后出资方善林金融卷入P2P暴雷案件,资金链断裂而引发北京地区168家门店关店;131便利店也因背后投资方春晓资本资金困难而陷入经营困境。有业内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24小时便利店行业将迎来新一轮洗牌。

对此,张晟认为,便利店自身需要不断强化自身的造血能力,而不是一味的靠输血。“从公司经营角度来看,便利店要先有盈利的前提,外部投资才能成为发展的助推器,没有很好的造血功能是不行的。”

在张晟看来,资本的涌入并不能带来便利店行业很好的发展,因为造血是来自于内在,而不是外在的资本推动。目前很多资本推动的便利店疯狂地通过高租金去夺店,实际上就已经造成了“先天不足”,因为租金决定了一家便利店未来三年到五年内能否盈利。

张晟表示,规模并不一定给便利店带来盈利,它只是盈利的充分条件,必要条件还是精细化管理和精致化的产品研发。其中包括门店的管理,从租金成本到及社会成本到门店的运营成本,如果做不好这三点,便利店很难实现盈利。以上海罗森为例,从2014年到2016年,在三年时间内罗森的平均租金下降了40%,这些都是通过严肃思考和缜密判断之后做出精细化管理的结果。

资本涌入面临压力

事实上,这两年来,除了资本对于传统便利店的青睐,以京东、阿里为首的互联网资本对于新零售的投入,催生了盒马鲜生、无人便利店等新的业态出现。

关键词: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