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破解虚假宣传乱象亟需建立社会监督联动机制
“小罐茶,大师作。”
这几天,因这句广告语,让小罐茶站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上。
一罐小罐茶仅4克,10罐装就能卖500元,20罐装要卖到1000元。“大师作”的广告语不仅让小罐茶卖出了天价,而且缔造了小罐茶公司的销售神话——2018年度零售额达20亿元。
然而,惊人的零售额引发消费者对小罐茶究竟是否真的出自大师之手的质疑。尽管小罐茶通过官方微博称:“大师作”指的是代表大师技艺的作品,并非大师手工炒茶。
但消费者对此并不买账,认为小罐茶公司“大师作”的宣传涉嫌虚假宣传。小罐茶的宣传语是否构成虚假宣传?究竟如何根治虚假宣传这一痼疾?《法制日报》记者采访了有关法学专家。
宣传语有明显误导嫌疑
近日,“华尔街见闻App”微博针对小罐茶提出质疑:“8位制茶大师手工制作,一个大师一年炒了2.5亿的茶,平均下来一个大师每天炒出220斤净茶,每位大师一天要炒1466斤鲜茶叶”,因此,“华尔街见闻App”询问:“小罐茶大师会不会累坏了?”
随后,小罐茶在微博上发布声明称:“大师作”指的是代表大师技艺的作品,并非大师手工去炒茶,制茶大师们作为“首席产品经理”,与小罐茶共同制定茶叶产品标准,把关原料采摘和生产过程,而更多的苦活、累活正在逐步交给现代化的制茶设备去解决。
从“大师作”到“大师监制”的说辞显然未能平息舆论质疑,涉嫌虚假宣传的声音愈演愈烈。
西北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潘怀平直言,即便是小罐茶官方所称的“代表大师技艺的作品”,到底代表“抽象的大师技艺”,还是“具体的大师技艺”,语义不清,仍然会引起消费者误解。
近日,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防范部分营销人员在各网络平台发布虚假营销信息的风险提示。网民指出,在市场活动中,消费者享有知情权,虚假营销本质上是一种欺诈行为,对消费者构成侵权,理当依法惩处,以儆效尤。
原标题:重拳整治互联网虚假广告 河北承德康美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在其网店发布含有“消除黑眼圈、眼袋,丰胸、骨骼强壮”等内容的食品广告,欺骗、误导消费者;上海瑞浩房地产经纪事务所利用互联网发布含有“零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