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起底保健品之三:外来”神药”会”念经”?虚假宣传套路多

2019-02-01 09:19:01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随着“权健事件”的持续发酵,保健品行业的顽疾不断浮出水面。在对国内保健品市场乱象进行抨击和反思的同时,很多人的目光也转向了“海淘”的国外保健品。近年来,随着“海淘族”的日益壮大,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购买保健品时倾向于选择“舶来品”,认为这些产品“疗效好”、“安全性高”。

然而,部分不法商家利用“海淘”过程中信息不透明的漏洞,为产品打上“官方认证”的旗号,肆意夸大、编造产品的所谓“功效”,欺骗、诱导消费者花费重金购买。在这些被商家吹得天花乱坠的“洋神药”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真相?

美国FDA为产品认证?假的!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发现,很多在国内电商网站上销售的美国保健品介绍中都会加入“FDA认证”,甚至不少产自澳洲、日本等其他国家的产品介绍中也会加上这几个字。有些消费者感到疑惑,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原来,FDA就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简称。作为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的最高立法机关,得到FDA的认证无疑等同于为产品的质量和功效镀了一层“金”,获取消费者更高的信任度。

然而实际上,美国保健品行业采用的是“荣誉准则”模式,FDA不仅不对保健品成分的效果进行所谓“认证”,就连产品的安全性也不会进行审批和认证。根据1994年美国颁布的《美国膳食补充剂保健与教育法》(Dietary Supplement Health and Education Act),保健品并不像药品一样,受到美国FDA的严格监督。同时,保健品上市也并不需向FDA提交产品安全性的证明。只有产品上市后出现问题,FDA才会对其过问。换句话说,美国保健品的成分是否安全和有效,全凭厂商的诚信自律。

那么,FDA是否对保健品放任不管?并非如此。据了解,FDA在原则上对产品标签内容进行管制,根据要求,美国保健品的外包装和产品介绍上不允许做任何关于疗效的宣传,并强制所有产品在包装上注明“本产品不用于治疗、预防、处理、防治任何疾病”,因为只有药物才能合法地提出这类功效,而保健品属于食品范畴,不是药品。厂商只能在产品介绍中进行“健康声称”、“功能声称”或“营养素含量声称”。

关键词: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