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尽管上海医药一再宣称暂不存在商誉减值风险,但123亿商誉悬顶仍然让市场为之捏一把汗。
上海医药的巨额商誉形成于巨额高溢价并购。近年来,公司不断扩大医药产业版图,频频实施并购。据长江商报记者初步统计,仅在去年前三季度,公司就先后完成了对康德乐马来西亚、天普生化等公司并购,耗资约56亿元。系列收购完成后,至去年三季度末,其商誉增至122.86亿元,较年初的66.07亿元增加56.79亿元。
备受关注的是,看上去上海医药收购并非全部为优质资产,且部分资产盈利能力下降,但上海医药依然高价收购。既借收购扩大了版图,表面上也提升了经营业绩。
大举收购带来的是财务压力。截至去年三季度末,上海医药有息负债上升至304.64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56.3亿元增长了94.91%,与之伴随的财务费用增长了77.03%。
随着并购持续,截至去年三季度末,上海医药总资产突破千亿,达到12456.92亿元。但与之相对的是,二级市场上股价出现较大幅度下滑。1月25日,上海医药收报16.71元,较半年前下跌四成多。同期市值也蒸发了300亿元。
上周,针对商誉、持续盈利能力等问题,长江商报记者向上海医药发去采访函,但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频繁并购催生百亿商誉
上海医药的发展史也堪称是一部并购史。
上海医药1994年3月在A股上市。1998年,四药股份实施重大资产重组,上海医药集团旗下的上海医药有限公司、上海医药工业销售公司、上海天平制药厂等优质经营资产置换四药股份现有全部资产。2008年7月,上实集团代表上海国资委控股并重组上药集团,次年完成,方案为,上海医药吸收合并上实医药和中西药业,整合了上海医药(集团)和上海上实(集团)旗下医药资产,形成了如今的上海医药。
11月7日,上海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实施意见》,提出32条具体举措,力争建设全球领先的生物医药创新研发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