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1万成本微博涨粉28万 “成都锦鲤”背后的网络营销(3)

2018-11-06 09:05:50    华西都市报  参与评论()人

成都某知名火锅品牌营销总监任先生也透露,活动进行过程中,微博粉丝峰值达到40万,抽奖结束后取消关注的可能有将近10万人。

如何保持粉丝对品牌的持续关注?从微博评论看,不少网友留言“一个月抽一次锦鲤,就永不取关。”“虽然锦鲤不是我,期待后续福利。”赵先生也表示,下一步团队也会积极营运社群,不定期组织抽奖活动,加强与粉丝互动。

揭秘:核心是“互动”营销

互联网营销业内人士提到,对商家来说,锦鲤活动是一种快速吸粉的营销方式,也是一次低成本的品牌曝光。而活动前后商家的粉丝量变化,可以检验转发“锦鲤”是否真正为自媒体公号实现了“促活”。如果取关数量特别大,说明用户只是为了抽奖,而不是对你这个号的质量产生认知上的改观,纯粹是数据好看罢了。

资深策划人叶飞认为,转发“锦鲤”一般是有购买欲望、购买基础的人群,是一种比较成功的互动营销。不过,转发“锦鲤”带来的粉丝能否转化成顾客得以留存,还需要商家“建立好的产品、价格、服务和口碑”。

业内观察

一次划算的“创意营销”

“用得越多,效果就会越来越差”

四川大学商学院教授李蔚认为,“锦鲤转发”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益的传播方式。“商家花十万元,吸引了上百万粉丝,人均成本只有一毛。”李蔚说,如果千分之一的粉丝能成为顾客,每个顾客消费1000元,那么人均获客成本也只有1元。不仅如此,营销活动带来的知名度提升,还会给商家带来后效。

但如果大量企业都如法炮制,效果就会降低。“任何营销方式,都有一个衰减效应,用得越多,效果就会越来越差。”

近日一些地方也出现了打着“锦鲤”抽奖旗号的短信诈骗。对此李蔚说,这种新兴传播方式如何进行监管,使它健康发展,是相关机构面临的新课题。不过本着新事物“先看看再规范”的理念,应该允许任何创新先行先试验。

关键词: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