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发展乡村旅游需做好“假日文章”(3)

2018-10-08 13:23:10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三是依山傍水临草自然生态区。这些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山水、气候、植被、生态和人文优势,承载着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生态涵养等重要生产生态功能。可紧密依托自然特色、生产资源、历史文化与独特民风,在保护生态环境基础上大力发展农业生态游、农业景观游、民俗风情游、特色农(牧、渔)业游等。

四是少数民族地区。随着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独特的民族风情,良好的自然风光,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独特优势。可依托丰富的资源,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弘扬。

五是传统特色农区。传统特色农区是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主战场,要在稳定农业生产、保障农产品供给的前提下,拓展农业的多功能性,着力发展景观农业、农事节庆、观光采摘、特色动植物欣赏以及农业园区等多种形式的休闲农业,强化农业生产过程、产品功能创意,创新农业发展思路,拓宽农民致富途径,提升传统特色农区的社会经济效益。

  在推进方式上,要“五化”推进,体现特色

一是资源“产品化”。将当地农业农村的特色资源作为旅游产品来开发,实现资源向产品的有效转换、产品和市场的有效互动。二是产品“乡土化”。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生命力源自“乡土化”,要让游客沉浸在“有血有肉”“活的乡村”环境中。要在饮食农家化、氛围农村化、环境生态化的基础上创特色、提水平、优服务,让乡味更香、农味更浓。三是市场“差异化”。分析研究不同群体的消费喜好,瞄准目标群体,做好市场营销。四是运营“规范化”。完善有关标准,加强监督管理,保障规范化运行。五是服务“组织化”。强化组织协调,完善配套服务,加强行业自律组织建设,推动行业有序发展。

(作者系农业农村部农村合作经济司司长)

关键词: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