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消费性服务业需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

2018-09-20 17:46:28    经济日报  参与评论()人

四是有利于扩大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要进一步扩大国际影响力,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加快旅游、教育、文化等消费性服务业发展是扩大国际影响力、展示国家形象、提高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方式。当前,我国消费性服务业国际竞争力还较低,旅游、电影、教育等服务贸易逆差规模不断扩大。这些消费性服务业发展短板,制约了我国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

  突出问题需重视 诸多瓶颈待突破

当前,消费性服务业发展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

一是部分行业的有效供给不足。受多方面因素制约,我国医疗、养老、体育等行业发展相对滞后,总量供给不足。另一些领域则呈现出结构性过剩与结构性不足并存的情况,低端化、同质化服务供给过剩,高品质、特色化服务供给相对短缺,与居民需求不适应,致使很多境内消费需求流向境外。

二是整体上供给质量相对较低。由于行业从业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我国消费性服务业供给质量整体上相对较低,尤其是部分行业和领域消费者满意度不高。2017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的服务类投诉达38.28万件,占总投诉量的52.67%。

三是供给存在结构性不平衡。部分消费性服务行业发展结构不平衡,劳动力低成本优势不断弱化,新的技术和商业模式优势尚未形成。消费性服务业对外开放程度较低,国际竞争力也较弱。

四是行业人才、资本、基础设施保障不足。总体上看,我国零售、住宿和餐饮、居民服务等行业从业人员素质相对较低,不利于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同时,多数消费性服务业融资能力有限,特别是资本市场在支持融资、发债以及知识产权抵押等方面的作用还不明显。此外,与零售、旅游、文化娱乐、教育医疗等相关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整体尚不完善,特别是不同行业基础设施之间的融合联通性不强,城市商务区、旅游景点、交通枢纽与主要商业网点、商圈建设之间脱节现象较为普遍。

关键词: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