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150家公司并购业绩承诺不达标 爽约背后也有公司获意外之财扭亏

2018-09-19 09:40:35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一刀穷,一刀富,一刀穿麻布;疯子卖,疯子买,还有疯子在等待。”,这是形容赌石人的心态。而回到A股上市公司的业绩对赌,又是怎样的情形呢?

近期百花村、黄河旋风等上市公司均因并购标的业绩不达标,身陷业绩补偿纠纷的窘境。WIND数据显示,2014年9月12日至今的四年间,1516家公司完成了并购事宜,有531份对赌协议在2017年底到期,其中就有150笔对赌交易未完成当期的业绩承诺。

不过一枚硬币有其两面,业绩补偿也成为不少公司挽救业绩颓势的救命稻草,甚至有公司靠其成功扭亏。

150家公司并购业绩承诺不达标

黄河旋风近期大笔更正业绩,迎来了上交所的问询函。2015年,黄河旋风作价4.2亿元,购买陈俊等合计持有的上海明匠100%股权。上海明匠承诺,2015年至2017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3000万元、3900万元和5070万元,三年业绩承诺总额为1.2亿元。9月10日晚间黄河旋风公告称,经审计,上海明匠三年累计实现扣非净利润518万元,远低于业绩承诺额。

对于业绩承诺未实现的原因,公告归结于人力成本增加、研发投入过大等。无论原因几何,上海明匠需根据约定进行补偿。根据业绩补偿的协议,陈俊等承诺人应当承担的补偿股份数量为5125万股,而这补偿的5125万股已占到当初定增发行股数5357万股的95%以上,此外上海明匠五名补偿义务人补偿的股份对应的现金分红应返还给上市公司,两年总额为512.5万元。也就是说,相关补偿义务人完成业绩补偿后,将几乎尽吐本利。

事实上这并非个案,近期百花村、信雅达、双星新材、斯太尔、新华医疗、弘高创意、南宁糖业等上市公司均因并购标的业绩不达标,身陷业绩补偿纠纷的窘境。

2015年到2016年是A股并购重组高峰期,并购业绩承诺一般是三年,随着承诺期的期满,上一轮并购高峰所购资产的成色,也将褪去铅华,以最真实状态面对投资者,也意味着2018年可能迎来并购标的业绩承诺的集中爽约期。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