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北京“限竞房”遇冷:长期调控下新房供大于求

2018-09-18 10:26:01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在增加供应、对冲房价上有着重要作用的“限竞房”,近期在北京市场受到冷遇。

根据北京市住建委的数据,截至目前,北京市共有17个限竞房项目入市,供应房屋9684套,面积63.3万平方米。但仅有8个项目有网签记录,签约套数在1100套左右。按照这一比例计算,北京限竞房的网签率仅为11%左右。

中原地产指出,即使算上所有项目的真实销售(已签定书面购房合同,但尚未履行网签程序),这17个限竞房项目的平均去化率也不足4成。

所谓限竞房,是指以“限房价、竞地价”的方式供应土地,并开发的商品房项目。从今年6月开始,北京的限竞房项目大规模入市,并对新房供应结构带来较大冲击。但如此低的去化速度,令市场各方都始料未及。

由于限定了销售价格并进而压缩了项目利润,限竞房这一品类并不受房企的欢迎。但如今,“限房价、竞地价”已成为北京的主流供地方式,限竞房也成为北京新房供应的主体。北京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志认为,抛开品质、区位、价格等表面因素,限竞房的遇冷,反映出北京新房供大于求的现实,新房市场将进入买方时代,这也是长期楼市调控的必然结果。

区域性供大于求

早在2010年,北京就率先进行“限房价、竞地价”土地出让试点,即在限定商品房最高销售价格的基础上,竞争土地价格。但在出让了房山区长阳镇起步区6号地块后,这种方式一度绝迹。

2016年末,“限房价、竞地价”条款再度回归,但比之前更加“完善”。商品房的销售均价、最高价均得到限制,土地拍卖也被设置了最高限价,部分地块还有配建要求。商品房用地的竞拍流程通常是:限房价——竞地价——地价达到最高上限——竞配建(保障房或自持商品房)面积——配建达到预设比例——竞高标准商品住宅建设方案。

关键词: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