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在港珠澳大桥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完工后,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服务贸易一体化的重点与难点在于产业体系的深度合作、市场体系的直接融合、制度体系的加快对接,在于服务业市场的全面开放。为此,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第一,以开放为先,推动粤港澳服务业产业体系的深度合作。服务业市场开放相对滞后仍然是粤港澳服务业产业体系深度合作的突出障碍。例如,最新版《内地在广东省向香港开放服务贸易的具体承诺》中,仍有134项限制措施,集中在教育、金融、会计等专业服务领域;在跨境服务及文化、电信领域仍实行正面清单管理。为此建议:将广东自贸试验区内的开放政策扩大至整个大湾区,实现广东对港澳服务业开放的全面突破;赋予粤港澳大湾区在负面清单制定中更大自主权;在泛珠三角其他有条件的地区实行与港澳在旅游、金融、教育等产业项下的自由贸易政策。
第二,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推动粤港澳服务业市场体系的直接融合。2017年,广州、深圳开设企业所需天数分别为28天、29天,而香港仅为1.5天。建议借鉴香港、新加坡经验,在广东、海南等地全面实行企业自主登记制度,并逐步建立与港澳对接的、以信用机制为基础的市场管理体系;在创新方面,加快推进产权保护制度化、法治化,并加快与粤港澳产权保护法律体系的对接,形成产权保护的合力。
第三,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推动粤港澳服务业制度体系加快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服务贸易一体化不仅涉及服务标准、管理规则的对接,也涉及社会体制、行政体制的融合。这需要从具体问题入手,加快研究对接方式,逐步在三地实现服务业领域的相关要素自由流动。
《生存之道论澳门政治制度与政治发展》作者 吴志良,现任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澳门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客座教授,以及澳门学者同盟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