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电影的原型故事发生在2003年,徐峥饰演的主人公程勇的原型名叫陆勇,是一名慢粒白血病患者,为自救而走向代购抗癌药之旅,还险些因此获刑。
2015年2月,《今日说法》播出了陆勇的故事——《救命的“假”药》。彼时毕业不久的韩家女正好看到这期节目,前者后来成为《我不是药神》的编剧。“看节目时非常感动,我觉得陆勇从生病到最后被无罪释放,十几年的人生经历差不多正好是一个电影体量的内容,不如自己写个剧本出来。”韩家女对媒体说。
病友眼中的“大好人”、“救命恩人”,警察眼中的“犯罪嫌疑人”,角色身份的强烈冲突、故事的戏剧性都构成了一部电影的基础要素。
2015年,韩家女完成初稿就拿给导演宁浩看,当时的剧本名叫《生命之路》。彼时身兼坏猴子影业艺术总监的宁浩第一次看到剧本时“以为是个催眠的故事,会助睡”,没想到一口气就看完了,“很动人,留在心里”。宁浩又把故事讲给了徐峥,徐峥就问“拍么”,宁浩说“有可能”。此后徐峥就开始追着问“什么时候拍?”“首先这是个好题材好故事。”看到初稿的王易冰觉得故事本身的戏剧性有了,但当时并没有意识到它的社会性。
2017年3月电影开机。导演是韩家女的同学文牧野,他二人和钟伟并列为电影编剧。作为坏猴子影业“坏猴子72变电影计划”签约的年轻导演之一,《我不是药神》成为了文牧野导演的首部长篇电影。
电影开拍前,剧本已经打磨了两年,真正拍摄仅用时3个月。
首先是主人公程勇的设定:病人还是健康人?在韩家女最初的版本中,程勇是白血病人。但文牧野觉得病人的设定可能会影响主角性格、情绪的完成度。王易冰也认为从创作的角度考虑,如果程勇是病人,他自己有用药的需求,这在影视创作中会产生动机冲突。最终,电影呈现出的程勇被设定为普通的健康人。
《我不是药神》成为今年暑期档口碑和票房双高影片。“5亿元、10亿元以上票房影片数量的增加,说明中国电影的发展更加均衡,不单集中在一部影片、一个导演上,也反映了中国电影正走向成熟。
荧幕里,他的分寸拿捏地恰到好处。让人不生厌,看着也不累。而荧幕外,徐峥也大秀了一把财技。从追IP,到打造IP,现在成为“中年流量”担当,并赚得盆满钵满,徐峥一点捷径都没走,但似乎,也一点弯路都没走。
过去一年,关于融创的新闻太多,这也让第一次来到亚布力的孙宏斌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孙宏斌回避了关于乐视的一切问题,只谈房地产主业。即便如此,他只要一开口,就能吸引全场人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