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谁给的评级高就选谁 评级业乱象不止花式收费

2018-08-22 09:09:05    一财网  参与评论()人

在当前时点,那些曾经通过向大公资信重金购买系统进而上调评级的发行人似乎面临更严峻的问题。“留给发行人的时间不多了。”一位券商信用债研究人士感叹道。

记者了解到,新光控股就曾以970万元的价格采购大公提供的企业系统。3月21日,大公国际将新光控股的主体评级上调至AA+;随后,联合评级也在4月13日上调了新光控股的主体评级。

第一财经注意到,“17新光控股CP001”将于9月22日到期,距离到期日仅剩一个月时间,当期短融的本金为10亿元,另有20亿元的“15新光01”也将于9月25日面临行权。

受托管理人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近日公告称,公司2018年下半年合并报表层面到期和回售的有息负债总额较大,其中2018年下半年到期的有息负债总额为人民币98.82亿元,2018年下半年涉及回售的债券为人民币45.86亿元,公司正计划通过多方渠道安排相关资金。

关键词: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