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原计划3年建设完成的沈阳项目实际于2016年10月份结束土建,建设周期仅为16个月,但工厂建设完成后并未达到100%利用率。沈阳利源员工介绍,共计约30个车间,实际开工的车间“没有那么多”。另有沈阳利源员工介绍,不同车间工作量不同,深加工车间做轮毂加工的相对忙碌一些,需要两班甚至三班倒。
这与利源精制披露的情况相符。利源精制2017年5月披露,其募投项目深加工部分于2016年9月开始陆续调试安装投产,2017年沈阳利源利润贡献主要还是来自于深加工部分。
利源精制曾披露,其在转型轨道交通整车方面有研发团队,三井和德国的专业团队为其提供轨道交通设计,核心系统则有其自行采购,在高铁出口方面,合作方三井提供销售支持。但截至目前,沈阳项目深加工部分已经投产并获得利润,轨道车辆制造仍未完成整车样车试制。
外界关注利源精制的整车市场开拓潜力以及竞争力。利源精制也表示第一次生产整车,后续获取订单确实需要时间及切入点,但一旦成功获得订单并顺利运行一段时间,其将会在行业内获得相关知名度。另外,根据其与沈阳相关部门签订的协议,辽宁省内的沈阳市及周边城市的铁线建设,公司会取得优选被采购权,而公司与三井物产的合作,对出口订单也有所保障。
在轨道交通车辆市场,中国中车是实力强劲的市场占有者,利源精制的募投项目相关产品的基础数据参考了中国中车的相关项目,但更在效益预测上更为保守:利源精制募投项目达产后项目毛利率为18.36%,低于中国中车相关产品的毛利率21.98%。
“它(利源精制)本来也是小公司,和中车竞争肯定是没有优势的。但是当时它提到沈阳市的4号线,它作为一个地方企业从地方市场切入也是有可能的。此外还有一些海外的项目,包括印尼、伊朗、土耳其都有接触。”前述曾参与项目调研的知情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