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原料药涨价 药品涨价 医药市场的涨价背后逻辑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温淑萍 实习记者 任利 张琦悦 “我们的药品也上调了15个点,算是乘火打劫吧。”一位西部的药企人士称,虽然有自己的药材基地,不受外界价格垄断的影响,但涨价几乎是一个全市场的行为,所以也跟着上调了一点。
近日,原料药价格暴涨的信息在医疗界传播甚广,因此,展开来的一个利益传导问题被不断提及。
事实上,在近日记者的采访中发现,抛开部分原料药价格暴涨这一现象,大部分成品药的价格近些年也在不断上涨,尤其近期内,众多企业都在进行价格的“战略调整”。
记者发现,成品药价格调整的背后,事关医疗机构的药品采购事宜。而最终,企业们要的是利润空间。
原料药大国的暴涨
关于药品价格上涨现象,原料药暴涨消息几乎是一个引爆点。
8月7日,浙江新闻客户端原料药暴涨100倍的信息开始在医疗界流传,该信息指出,前几天,辽宁省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网发布一则预警通知,涉及81种不能正常供应配送的药品,其中:12个药品由于原料、企业生产线改造等原因而造成产能不足;13个药品由于采购不到原料而停产;17个药品以原料药价格上涨、中标价格低为由不能正常供应。而在部分药品停产的背后是原料药紧缺和暴涨等因素作祟。
其中,一家浙江企业所需的5种原料药被经销商垄断,其中马来酸氯苯那敏(又名扑尔敏,主要用于鼻炎、皮肤黏膜过敏及缓解流泪、打喷嚏、流涕等感冒症状)一个月涨到58倍,从400元/kg涨到23300元/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