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中国游戏25%收入源于海外市场 面临获客成本高、流量变现难题

2018-08-07 17:31:45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科技助力游戏出海:借广告实现流量变现

纵观国际市场的游戏,每个细分品类都能看到中国公司的身影。《2018年全球游戏行业白皮书》显示,2017年中国自主研发网络游戏海外收入同比增长了14.5%至83亿美元,在全球多个市场实现“多点开花”,出海游戏类型也更加丰富,而且越来越重度化,策略、角色扮演、MOBA以及音舞类手游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凡是在海外取得成功的(中国)公司,基本上就两个特征:第一是游戏好,第二是市场非常好。”邓辉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每个品类都会不断有新的(中国)游戏公司在做创新,游戏其实是一个文化产品,你不可能垄断。”

因此,国产游戏出海的确有金可淘,但如何打开海外市场,用户和流量的争夺始终是一场持久战。而谷歌入局后,将为国产游戏出海带来哪些颠覆和帮助?“我觉得未来人工智能对游戏公司不管是在市场上买量还是运营,影响都非常巨大。”邓辉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强调,人工智能的大数据分析可以帮助国产游戏海外发行进行准确的定位,“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能够更好地帮助预测用户,通过分析用户在游戏里的行为,可以做一些预测的模型,在第一周就知道这个用户会不会成为高付费的用户。这是未来的方向,就是通过科技改善游戏的运营。”

用户有多大的可能成为高付费玩家?用户的整个生命周期价值会达到多少?如果知道这些,游戏公司等于是获得了海外拓土的“宝典”。

尽管拥有科技手段,但在用户获取和流量变现问题上,谷歌亦经受着市场的考验和压力。“如何利用谷歌的广告产品、平台获取流量,把用户‘拿进来’,这我觉得是一个挑战。”邓辉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因此谷歌也在使用其优秀的技术“基因”AI来积极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谷歌通过AI人工智能,把获取用户买量的步骤简化。举例来讲,一个新手通过谷歌的广告产品去买量,很容易就能达到跟过去有非常丰富经验买量人一样的结果。这其实就降低了门槛。你会发现越来越多的中国游戏公司在海外成功,是因为市场这块瓶颈其实是没有了。”

同时,邓辉还透露了游戏厂商的变现趋势:“之前大部分游戏的收入是靠用户付费,但从全球角度而言,现在有很多游戏公司已经在探索通过广告变现的流量变现模式,我觉得这是从今年开始非常热的一块。”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