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若收不回成本 有机农业难以继续

2018-07-31 17:02:54    经济参考报  参与评论()人

用世俗的眼光看,曾开泉一点儿也不像退休的大学教授,反而像个地道的农民:住在福建省闽清县金沙镇一个偏远小山村里,一头乱发,满脸胡渣,不修边幅,裤腿上时常带点儿泥,81岁的高龄还亲自下田种水稻。而他把自己承包的几十亩农田和周边地区命名为“归真园”。

在一些有机农业从事者看来,曾开泉种水稻的方式有些“极端”,不仅绝对避免使用农药化肥,也不使用任何现代农机——因为担心机器用的油也有污染。曾开泉把水稻基地选择在海拔近1000米,当地农田已经撂荒多年的山区,仅仅是担心如果基地周边有其他稻田喷洒农药,会影响到“有机”效果。

“如果他们(其他农户)在水源上游,化肥、农药、除草剂都会流到水里,那我用了这个水,就受到间接污染了。所以如果周边有其他农户,要做到有机很难。”曾开泉说。

这种几近原始的种植模式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曾开泉不仅做试验,也亲自下地干活。同时,他也雇当地农民,每一个环节怎么做,技术要求要达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标准,他都手把手教农民。

“周边有一些种水稻的农户,农药用得太多了,高峰期的时候,几乎每一个星期都要喷一次(农药),就连快收割的时候,还要再喷一次(农药)。希望通过我们的影响,也能让他们种出更健康的作物。”曾开泉说。

种植条件严苛的代价是成本高得吓人:“归真园”每公斤有机大米的“保本价”高达32元,是普通大米的近10倍,是常见有机大米的2倍。然而,即便仅仅卖保本价,销量也不是太好,每年只能勉强卖出去,随时有滞销压仓的可能。

“卖不完,也不后悔,毕竟这么多年下来,我的身体越来越好,糖尿病都没了。”面对记者的疑问,曾开泉大笑着回答。

“就算最后真卖不出去,那我们明年就少种一些。把精力转移到‘自然教育’活动上来。我是当老师出身的人,做教育我有优势。”他说。

曾开泉认为,他的有机大米销售不佳的原因并非价格太高,而是市场认识度不足。“我不能靠降价来解决问题,现在普通的有机大米一斤七八元,打价格战我打不赢。而且如果收不回成本,我做这个(有机农业)也很难继续下去。”

记者采访过的许多有机农业企业的盈利模式都比较统一:拿到有机认证和SC认证,从而能够进入超市销售,打响品牌,打开市场。但曾开泉并不打算,也不愿意申请有机认证。“申报费用和检测费太贵,一次检测好几千元,我们小型农场,做起来太难。”

在最早提出治理“餐桌污染”的福建省,省、市、县各级农业部门都时常会到田间地头抽检农药残留。曾开泉对自己的产品十分自信,甚至渴望农业部门的人把“归真园”作为定点抽查基地,好提高知名度,让更多人能够认可这种方式。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