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通客车2017年财报显示,公司去年海外销售营收达到42.23亿元,占总营收的12.71%。而在2016年,宇通海外销售营收仅占总营收的11.5%。
“去年,宇通在海外市场的销量是8412辆,预计今年底将突破9000辆。未来,宇通海外市场销量比重将占年销量的30%。”胡怀班表示。
不只是宇通。金龙客车的财报显示,去年,公司海外市场营收为36.05亿元,在公司总营收中的占比达20.32%。而在2016年,金龙海外销售营收仅占公司总营收的19.03%。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海外市场为国内客车企业提供新增长空间,也打开了国内客车行业的需求瓶颈,但近期海外市场的持续下滑,成为客车企业不得不面对的挑战。
海关数据显示,今年5月,中国品牌中客车整车出口量为5897辆,比上年同期的6201辆,出现3.58%的下滑。
对此,平安证券分析师王德安认为,在国内汽车市场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布局海外市场的国内客车企业应该紧紧抓住海外市场新能源客车普及的窗口期。如伦敦将从2025年开始禁止非新能源客车销售,其他欧洲国家类似政策也将在2025年左右实施,因此未来几年欧洲新能源客车将迎来巨大换购市场。
本地化渠道布局提速
如今,面对国内外客车市场的下滑,客车企业不得不重新审视对海外市场体系能力投入的必要性,其中在海外加速本地化渠道经营显得更加重要。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目前,包括宇通、金龙、安凯、海格等在内的客车企业均开始加大海外市场投入,而“本地化”渠道布局,开始让部分企业有了更稳健的海外竞争策略。
以宇通为例,记者了解到,目前,宇通已在海外设置了210余家授权服务站,330余个授权服务网点,并在法国、俄罗斯、古巴等国家建立了9个海外配件中心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