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另据记者了解,中江信托在集中“踩雷”前夕曾透露过要转让公司股权的意愿。
两位接近雪松控股人士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雪松控股集团曾和中江信托之前有过接触,但因信托要价太高,所以暂时搁置。
“潮水”退去,谁在“裸泳”?
现在,面对多起“踩雷”信托产品,中江信托接下来的发展之路如何走?
上述接近中江信托的人士对记者表示:“资管新规公布后,中江信托也不敢刚兑,只能采取对信托产品延期之类措施。而且,目前公司新的项目也开拓得少了。公司新的业务规模减小,而且现在风控非常严格,一般信托项目风控措施都过不了关。即使政信类业务也比较谨慎。”
此外,对于公司最直接的影响莫过于经手违约信托项目的信托经理。“踩雷项目的信托经理一直在处理违约的事儿,有时候一个月向融资方单位跑十几次,一方面要跟融资方打交道,另一方面又要对客户投资者安抚情绪,搞得精疲力尽。”上述接近中江信托的人士对记者称。
更重要的是,今年以来打破刚性兑付是大势所趋,监管导向。2018年4月27日,央行等四部委在《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资产管理产品不能如期兑付或者兑付困难时,严禁发行或者管理该产品的金融机构自行筹集资金偿付或者委托其他机构代为偿付。如果存在刚性兑付行为,便进行惩处。
上述接近中江信托的人士对记者表示:“目前而言,资管新规后,央行明确要求打破刚性兑付,中江信托即使有能力也不敢进行刚兑,只能采取延期措施,尽量协商解决,或者采取法律途经保障投资人利益。”
除了中江信托,信托行业一些中小信托机构发展2018年恐也面临不少压力。根据用益信托数据统计,从净利润指标来看,2017年排名降幅较大的还有华信信托,从第9名降至第20名,下降11名;四川信托从第15名降至26名,下降11名;中海信托从19名降至33名,下降14位;西部信托从31位降至54位,下降23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