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非法医美陷阱多:1万元隆鼻 植入的硅胶却是10元次货

2018-07-06 17:45:23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云南自2017年9月起启动打击非法医疗美容专项行动。执法人员重点针对生活美容机构和隐藏在居民区中的“黑美容院”进行检查执法。截至今年4月,共检查生活美容机构5246家,查处非法医美案件49件,共计罚款金额24.345万元,没收非法所得近5万元。

  打击整治非法医美存在困难

行政执法当场能没收的物品多为成本很低的少许药品和简陋伪劣器械物品,与几百万元的营收相比微不足道

记者调研发现,由于巨大的经济利益、较低的违法成本和行业准入,非法医美屡禁不绝,打击整治非法医美存在以下困难:

一是调查、取证、定性难。云南省卫计委政法处副处长邓斌说,一些理发店、美甲店、会所、工作室等开展非法医疗美容服务,卫生行政部门较难调查、取证,很多案件都是受害消费者举报,相关部门才介入,预防性、前置性的监管很少。而且“黑美容院”常常处于“游击”状态,今天打掉一个窝点,明天就能在另外一个地方开业。

南京市卫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非法医美通过支付宝、微信等方式交易,因此在身份认定及转账明细上难以认清。由于美容手段多样性,现有法律法规对某些新型美容项目的性质界定不清,造成办案时定性困难。

二是处罚标准不高,难以形成威慑。根据我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对“黑美容院”的行政罚款金额从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邓斌说,行政执法当场能没收的物品多为成本很低的少许药品和简陋伪劣器械物品,与几百万元的营收相比微不足道。

三是卫生监督执法人员严重不足。南京市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各区卫生监督机构配备的卫生监督员在0.3/万人—0.8/万人之间,承担着打击非法行医、非法采供血、传染病防治等大量的卫生监督管理任务。邓斌说,“人员不足严重制约检查覆盖面和行政执法效率,有的生活美容机构,长期处于监管空白地带。”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