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彼时,路虎品牌开始受到中国消费者追捧,当年在华销售23459辆,同比增长超过100%。这家来自英国的车企正谋求在中国实现国产,以在快速增长的中国豪华车市场分一杯羹。
奇瑞则长期面临产品低端化的瓶颈,向高端转型的尝试屡屡失败,亟须通过外部合作来打破自身发展的天花板。在早年与菲亚特克莱斯勒失之交臂后,奇瑞不想再错过捷豹路虎这个合资伙伴。
2012年11月,由奇瑞和捷豹路虎持股各半的奇瑞捷豹路虎宣告成立,双方将共同生产整车和发动机,大幕由此拉开。
在华建设发动机工厂是各方博弈的缩影。
国家发改委在2011年底新出台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鼓励类产业删除了整车制造,但仍保留发动机等核心零部件,以鼓励外国厂商将核心技术带入中国。发动机项目则是推动合资公司获批的重要筹码。
在过去30年“以市场换技术”模式落空的背景下,奇瑞从一开始就强调谋求在合资公司中的话语权。除了发动机工厂之外,双方在产品研发、品牌管理和销售渠道等关键问题上都进行了激烈博弈,也就此埋下合资阵痛的种子。
捷豹路虎当时预计中国将成为其全球最大的市场,并希望在中国市场上追赶豪华车第一阵营。
2014年的捷豹路虎离梦想很近。
那是国产路虎上市的前一年,路虎的消费者通常需要加价才能提车,捷豹路虎当年仅凭进口就实现12.2万辆的销量,成为中国豪华车市场第四名,当时销量第三的是28万辆的奔驰。
伴随奇瑞捷豹路虎常熟工厂在当年底竣工投产,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国产化能帮助捷豹路虎在华全面发力,向豪华车第一阵营发起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