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影视资本潮退:融资难加速行业洗牌 倒逼回归优质内容

2018-06-26 09:29:52    时代周报  参与评论()人

企业“融资难”

广证恒生传媒行业负责人肖明亮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资金流出、风险偏好下降、估值下挫使得近三年影视板块市场表现趋于惨淡,同时相关并购重组过会更加困难,一级市场相关资产的投融资冷淡。

影视并购收缩,意味着影视资产通过并购进入资本市场的通道收窄,这对于一级市场的存量资产而言退出风险加大,也使得通过IPO退出或者融资的模式受到挑战。最直接体现在,近两年来影视类资产通过股权融资的规模下滑明显,增发认购资产意愿不足。

广证恒生研究显示,近两年上市企业的定增融资规模锐减,影视动漫类上市公司2014–2017年定增融资规模分别为:103亿元、220亿元、96亿元、43亿元,主要源于增发过会难度加大,同时由于板块的持续下跌导致定增发行困难,倒挂现象严重。

变现前景暗淡,热钱散去,直接导致不少影视企业陷入“融资难”的困境。“连电影上市公司也比较困难,手里没有钱,发债困难、贷款利息提高、股权质押有新规定。”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上,王长田大吐苦水。

“影视传媒业投资风险加大,整个行业进入去泡沫期。影视企业的融资渠道、融资额度、融资成本和融资要求等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较之以往更加不容乐观。”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随着股权融资收紧,近两年影视板块债融规模明显加大。2015–2017年上市影视公司长期借款规模合计分别为55亿元、82亿元、70亿元;发债融资规模分别为5.4亿元、56亿元、66亿元;短期借款规模分别为64亿元、72亿元、100亿元。

这意味着影视板块面临的财务压力也会有所加大。此外,在近一年来市场整体发债难度加大情况下,影视企业融资成本明显提升,尤其是民营影视企业融资压力相对更大。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