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ofo回应市场四大传言:未来多元化商业布局盈利

2018-06-22 15:40:14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回应三:资金链紧张?

6月4日,有媒体称,ofo由于资金链紧张,总部已经开始大规模裁员,同时高管层变动剧烈。实际上,这已经不是ofo第一次被传出资金链紧张危机消息。2017年9月,有消息称ofo资金链出现紧张情况,截至当年12月1日,ofo动用30亿元用户押金,账面可能仅剩3.5亿元。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6月份ofo已在百座城市实现了盈利,包括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天津和成都6座一线城市,以及百座三线城市。盈利方式除自身精细化运营外,ofo的商业化扩展也取得了有效进展。以ofo商业化举例来说,武汉200辆车的车身广告收入就达到100万,合计每辆车收入5000元。即便是按照ofo一辆车1000元成本,每天1元的折旧费用,1元的运维费用,按照3年的寿命,每辆车也能净赚近2000元。

该负责人还表示,6月19日,ofo在遵义召开了一次内部大会,会上公布了ofo在上半年实现了业务多元化的拓展,整体的运营成本降低了80%,2018年第一季度的收入超过2017年全年收入,2018年第二季度较第一季度翻倍。在保持独立性的前提下,ofo延续并扩大了去年的优势,保持市场份额第一。

除车身广告外,对于盈利模式的探索,ofo创始人兼CEO戴威在ofo三周年庆上阐述了ofo整个商业化的战略布局:ofo未来将通过B2B、金融、本地生活等多元化商业布局获得盈利,承担车辆的硬件和运维成本,而单车出行将免费服务更多用户,以打造一个正向循环的商业闭环,同时还可探索更多商业的可能。

回应四:海外市场搁浅?

ofo的声明一个接着一个,而传言也是一个接着一个,内容也各不相同。前段时间,ofo 联合创人于信曾发朋友圈赞许新加坡运营成绩:“ofo 海外业务仅仅一个新加坡的营收怕是比其他某些友商全量营收都高。”然而,日前却有网传ofo 新加坡60 人左右的团队已经走了一半,ofo开拓海外市场的计划有可能搁浅。对此传言,该负责人传给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的一份资料显示:戴威在6月11日给ofo海外事业部全员发布的英文邮件中,宣布管理国内业务外,也将统领海外业务。此前,戴威曾表示,海外市场是ofo在中国市场之外的第二大增量市场。ofo将在美国推出电动滑板车和电单车业务。据悉,共享电动滑板车已经成为美国新出行潮流,美国共享电动滑板车收费标准为1美元起用,每分钟收费15美分,平均每天每辆可收费24美元左右。

ofo的回应能否得到市场和广大用户的认可,其发展能否如其规划一样平稳前行,我们静待时间给出答案。

关键词:ofo押金用户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