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中国医药领域最缺的不是对外开放 而是对内部的开放

2018-05-30 14:11:32    中国新闻周刊  参与评论()人

根据2008年商务部《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报告》,在中国境内,中国政府共审批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200余家,已登记运营的合资、合作医疗机构有65家。但据业内人士称,这些外资医疗机构几乎全部亏损。

香港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庄一强表示,相比国内的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外资医院无论是数量、医院规模和盈利情况,都几乎不值一提。“据我粗略统计,目前,如果将国内资本在境外注册公司再回国内开办的医院刨去不计,真正由港澳台投资的医院不超过20家,由除港澳台以外的外资投资的医院也不超过20家。”他解释说,由于中国医疗体制等原因,外资医院很难在国内吸引到足够多且足够好的医生,此外,外资医院收费高,没有医疗保险覆盖,都限制了外资医院的发展。

2014年7月,国家卫计委、商务部颁布了《关于开展设立外资独资医院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允许境外投资者通过新设或并购的方式在北京、天津、上海、江苏、福建、广东和海南7个省市设立外资独资医院。之后德国阿特蒙集团在上海自贸区设立的阿特蒙医院成为国内第一家外商独资医疗机构。

然而,有数据表明,最近两年,中国医疗卫生领域的外商直接投资比例依然几乎没有变化,截至2017年,仅占所有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0.3%。与此同时,仅在2015年,中国的医疗保健和社会福利支出就增长了近20%。有证据表明,越来越多富裕的中国人正涌向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医院,寻求更好的医疗服务体验。

盛诺一家董事长蔡强表示,尽管进口新药越来越多地进入国内,但他们的业务并不因此受到影响。“因为找我们去国外看病的患者,看中的不是新药,而是国外医院综合的医疗服务水平和能力。”

对此,中国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贺滨指出,要想吸引外资来华办医院,不仅需要宏观层面的指导文件,更需要制定能够落地的配套细则,并进行一系列相应的国内改革。“实际上,在医疗领域,我们最缺的不是对外开放,而是对行业内部的开放。”他指出,医疗开放无疑将惠及公众,但更有意义也是他更希望看到的则是,在当前国内医疗改革难以继续深入的情况下,利用对外开放来倒逼医改。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