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为解决这个问题,美国、欧盟与日本于1990年在布鲁塞尔启动了“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规定国际协调会议”(简称ICH),试图通过协调,为药品研发和审批上市制定一个统一的国际性指导标准,加快新药在世界范围内的开发使用。这其中最核心的,就是药物研发数据的互认。
然而,由于中国此前一直没有加入ICH,中国的新药评审制度和国际不接轨,国外新药进入中国市场必须重新进行临床试验,再加上中国药物评审的低效,导致进口药物惠及中国患者平均要比其他国家晚4~8年。
2017年6月19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正式成为ICH成员,引起业界震动。不过,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专家表示,中国要真正实现药物临床试验数据的互认,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2015年7月22日,药监局对在研品种发起了临床数据自查和核查。“7·22临床核查”风暴发现大面积临床数据不合规或造假,造成80%以上的申请自撤或被撤,数十亿的研发投入作废。这一举措正是为了与国际接轨而做的准备。
另一方面,在药物评审环节,药监局也做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上述专家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中国建立药品监管体系起步较晚,直至2013年,经过几轮机构改革,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成立。2015年8月,食药总局启动了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颁布了一系列新政新规。美国FDA的药审中心拥有5000多名工作人员。而在过去十几年间,中国药监局药物评审中心从领导到评审人员总共只有120人,去年,这一数字终于增加到500名,再加上药监局最近的一系列相关改革,目前已大大加快了药物评审的时间,药品上市申请积压的状况已明显减轻。
根据RDPAC的审评时限统计,从2015年10月开始,临床申请和上市申请的首轮排队时间和整体批准总时限与2014年相比均有明显下降,其中,进口药的临床试验申请比2014年底获批需要时间平均缩短两个月,进口药的上市试验申请比2014年底的获批需要时间平均缩短11个月。
开放医疗服务,倒逼医改
根据《纽约时报》中文网2013年发表的一篇文章,自1989年起,中国政府就放开了外国医生来华执业,并在部分地区开始试点中外合资、合作医院,外资开始尝试在中国参与医院投资。过去20多年间,只在1993~1995年和2002~2005年两个时间段内,出现过两次短暂的“发照高潮”,先后发出过200张左右的合资、合作医院执照(不包括诊所等其他医疗服务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