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周娟告诉记者,她查询新闻了解到,有些地方的监管部门认为,这种打着“戒烟产品”旗号的电子烟,本质上仍是烟草制品。
周娟说,加入此类戒烟群后,她发现原来的“套路”依旧存在。不过,幸亏有“前辈指点”。周娟所说的前辈,便是潜伏在某戒烟群的张炜(化名)。
“我是半年前进群的,群里当时有40多人。一开始,大家也是简单地介绍产品,渐渐便有些不对劲了。每每有新人进群,群主就会牵头讨论,从‘戒烟开头难’的话题展开。这种讨论就是一个套路接一个套路,各种小号不断提问,但答案几乎都是复制粘贴其他人的内容。之所以说是小号,因为一天之内,群内人数上升至50多人。”张玮向记者透露说,“接下来便是小号一波躁动,开始植入广告。小号说用过的感受,大号一波套路。几乎一早起来便是100多条微信消息,还有不少胡说八道的,头一天刚说戒烟4天,第二天就改成说戒烟两个月了。”
“此外,我还碰到过以收费为目的的戒烟心理辅导群,反正是花样百出。”张炜说,“后来,在没事的情况,我就会提醒进群的新人不要被骗。”
辅助戒烟产品走红背后暴露哪些问题
5月31日是第31个世界无烟日。今年世界无烟日的主题是烟草和心脏病。
5月11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北京发布控烟健康教育核心信息称,吸烟和二手烟暴露是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可预防因素。专家呼吁公众尽早戒烟。
近年来,吸烟作为重要的公共卫生和医疗保健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多项控烟、禁烟规定陆续出台。根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到2030年我国15岁以上人群的吸烟率应降至20%。
戒烟,已成为一大社会问题。需求催生市场,各式辅助戒烟产品应运而生。
戒烟门诊就诊人数不多
所谓辅助戒烟产品,按照效果可分为两种类型:减轻戒烟者不适症状、让使用者对香烟产生厌恶。
北京回龙观医院物质依赖专家、副主任医师杨可冰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说,以回龙观医院为例,戒烟门诊室从2008年开始接待病人,“之前一段时间有药物治疗,现在主要是以心理治疗与行为管理为主。门诊量为每个月两例至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