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双创”深入人心 成分流新渠道
随着一批新业态、新产业出现,以及“双创”深入人心,停薪创业也成为一部分职工的分流新渠道。
直到2016年10月山西焦煤集团白家庄矿正式关闭之前,刘忠已经当了11年矿井提升机司机,在数百米深的地下操作机器,每月工资4000元。之后,刘忠被分流到新成立的西山煤电集团公用事业公司护卫支队,工资由4000元降到不足2000元,开滴滴网约车成了他重要的经济来源。“有时间就出车,累了就休息,服务越好,收入越高。”
据山西焦煤集团统计,目前已有5800多名转岗分流职工参与了滴滴出行,近3000人次享受过专项奖励。
2017年6月,山西焦煤集团丰峪煤业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吕珺看到矿井即将关闭,主动下海成立文化传媒公司,主要制作煤矿安全动漫宣传品,如今已吸引40多名煤矿工人加盟。公司成立一个月,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培训中心就发来了以第二大股东身份出资入股的意向函。2017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000多万元。
位于成都市青白江区的鞍钢集团攀钢成都钢钒有限公司去年4月彻底退出,留守的公司经理张虎介绍,集团正筹划利用这块闲置的土地、厂房,发展现代物流、智慧制造等新兴产业,引导分流职工创业、就业。
分流平稳度过 安置仍有隐忧
尽管最为集中的职工分流已平稳度过,但是记者注意到,安置工作仍有隐忧。据中国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对山西同煤集团、晋煤集团、潞安集团、阳煤集团、中煤平朔等5家大型煤炭企业的调查显示,2017年,5家企业共分流转岗职工12839人,其中内部转岗占安置总数的八成以上。采访中一些去产能企业负责人表示,很多内部转岗并未创造出新的工作岗位,反而加重了企业负担。
这种现象在其他省份也很明显。以河北钢铁集团为例,过去两年内压减炼钢产能502万吨,约占集团产能的10%,带给河钢集团的是每年数十亿元的损失、7400多名职工的转岗就业问题。集团人力资源负责人表示,现在钢煤市场形势较好,这一矛盾尚不突出,一旦市场走低,企业冗员过多,容易重陷亏损。
连续两年的职工分流,让一些国有企业的存续产能用工人数翻番,甚至出现一个人的活两三个人干的现象。面对未来的持续去产能,企业内部可挖掘空间和回旋余地已越来越小。山西阳煤集团负责人介绍,过去两年集团已关闭7座煤矿,安置职工2500人左右,八成以上依靠内部转岗,预计2018年还要关闭5座矿井,需安置职工9000多人。“这些人何去何从,让我们最为忧心。”
在此压力下,一些企业想方设法拓宽就业渠道。辽宁阜矿集团针对当地煤矿锐减,职工技能单一等瓶颈,大规模转移职工前往集团下属的内蒙古白音华煤矿工作,目前已有6000多名职工前往;阜矿还将关闭产能的指标置换给宁夏两家煤矿,条件是这两座煤矿由阜矿组织矿工进行开采,投产后可安置16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