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吴育琛
他与ofo、滴滴之间曾发生过两个相似的“意料之外”的故事。
五年前,中关村滴滴办公室。朱啸虎通过微博私信约程维在公司聊一聊。朱啸虎回忆,“他先让我在板凳上等了半小时,只谈了半小时,中午就敲定了(投资)。”当时程维正处在无助的境地,微博上不请自来的这个人曾被程维误认为是个骗子。没想到账上果真陆续收到750万美元。
在此后爆发的出行大战中,朱啸虎曾公开批评神州专车不是共享经济,Uber在中国烧钱太多。
两年前,国贸三期56层金沙江创投办公室。ofo创始人兼CEO戴威和朱啸虎第一次见面后,并未急于接受投资,“我在百度上搜索Allen(朱啸虎英文名)后才知道,这个基金很厉害,这个人也很牛。”在此之前,戴威并不认识朱啸虎,更不知道他就是滴滴的早期投资人。
金沙江的入股,曾被戴威视为最关键的时间节点,“拿了金沙江的钱以后,ofo的扩张就开始了。”为了给ofo站台,朱啸虎与马化腾曾在朋友圈就“智能锁问题”隔空喊话。
如今持续发酵的“单车合并案”中,各方或明或暗的较量更是此消彼长。
不同于2015年的滴滴快的、58赶集甚至美团点评的合并路径,用朱啸虎的话说,“ofo和摩拜发展到今天,双方的单车投放量、资金、公司本身的体量都已经足够大,都不可能把对方打倒。但是,参与其中的巨头们(腾讯和阿里)的战略诉求不太一样,所以非常复杂。”投资人、创业者、股东和用户,要平衡的利益角色太多。
在朱啸虎看来,没有打到山穷水尽的合并,需要有大智慧、大格局,战局比较明朗化了,再打消耗战就没有意义了,双方损耗都很大,需不需要再打?这是应该思考的。
投资人急于推进,巨头各怀心事,创始团队拼命抵抗。同样的一个问题,各方给出的答案不尽相同。
2017年11月初,ofo的一位早期投资人曾表示,“从资本驱动的角度来看,ofo和摩拜合并肯定是最好的选择。”但是他也曾对《中国企业家》表示,“背后的博弈不好说,很复杂。阿里、腾讯的考虑不同,两边创始人的意志也不一样,还有美团等很多股力量在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