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层气开发“卡脖子”政策该改了(2)

煤层气开发“卡脖子”政策该改了(2)
2019-06-26 09:54:02 经济参考报

记者采访发现,目前打一口煤层气井的费用动辄花费数百万元。对今天的煤层气勘查企业来说,投入标准明显偏低。同时,国家为鼓励煤层气勘探开发,暂停收取探矿权使用费,进一步降低了资源持有的成本,造成一些企业长期“圈而不探”。

此外,目前,国内正在实施的煤层气对外合作项目有20项、合作区块面积约1.6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煤层气勘探开发区块面积的35%以上。有业内人士和专家反映,对外合作项目年限一般为30年,但一些所谓的外资企业实际控制人并非外资;部分项目的外资企业存在先进技术引进少、合作争议多等问题;个别企业只借概念融资,甚至拖欠中方作业者费用。

有些审批手续烦琐有些存在政策空白被迫延宕

为优化政务服务,2018年7月,山西省煤层气勘查开采协调领导小组印发了《山西省煤层气勘查开采行业服务指南(2018年版)》。按照办事流程,一个煤层气项目从勘查、开发、建设到区块退出,需要经过61道法定手续。

去年9月,晋城市煤层气开发利用工作领导组办公室下发的一份文件显示,有的项目仅办理林地手续就需要10至12个月,从县林业局逐级上报至省林业部门,有时就要3个月以上。

贵州省能源局电力处工程师李韬说,瓦斯(煤层气)发电上网同样面临困境,煤矿企业在治理瓦斯、投建瓦斯发电站时,遵照“发电优先自用、富余上网”原则,发电富余电量反送大网。南方电网根据1982年原水利电力部的《功率因素调整电费办法》,将富余上网电量中的“反向无功”考核煤矿,导致煤矿存在高额无功考核处罚,有的罚款上百万元。

李韬说,上述政策出台时,主要针对小水电对电网的影响,当时还没有瓦斯发电概念。现行的电网容量,实际上对电网的影响不太大,但南方电网沿用以前的办法对用户进行考核。“没有哪个部门出来解释,也没有哪个部门废止这个文件。”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