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国内经济新闻 > 正文

发改委: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初稿已完成 正征求意见

2019-04-22 13:34:59    经济参考报  参与评论()人

原标题: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发布渐近

自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入全面提速的新阶段。《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国家发改委牵头制订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初稿已完成,目前正处于征求意见阶段,规划发布时间渐近。

据介绍,长三角一体化建设目标是成为全国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引领示范区,成为全球资源配置的亚太门户,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对于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定位,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名誉主席徐匡迪在近日以“长三角一体化:理论与对策”为主题的中国城市百人论坛2019春夏研讨会上表示,长三角地区已具备部分成长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区域的条件。

徐匡迪表示,长三角地区目前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化最密集的地区,包括45个城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6.66%。长三角国土面积只占3.74%,常住人口占全国的16%,GDP占全国的23.49%,接近1/4。

“长三角也是我国实体经济的引领区。”徐匡迪说,其中,汽车产业占到全国总量的26.23%,造船产业在全国占比30.8%,通讯产业在全国占比29.9%。

同时,长三角区域内,金融机构存款余额428020.6亿元,上市公司1219家,占全国近1/3;大量的科技人才也聚集于此,211高校就有23所。

“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长三角地区一体化仍存在区域合作不够充分,改革发展不够平衡等一系列问题。”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亚平表示,长三角区域需要在更高的起点上深化改革,破除观念和行动上的障碍因素,释放一体化新红利。他建议从科技创新、生态文明创新、机制创新三方面入手。

科技创新一体化方面,张亚平表示,应发挥长三角地区科技体系完备优势,主动瞄准国际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发展新动能,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融合发展,深化区域科技创新合作,推动上海与全球科创中心、合肥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及其他城市产业创新中心的统筹发展,着力打造区域协同创新的共同体,争取早日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高地。

生态文明创新一体化方面,张亚平说,长三角更高质量的一体化应以人和自然和谐发展为前提,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长三角建设的突出位置,努力建成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清新的长三角。区域层面应坚定不移落实主体功能区划政策和制度,优化城市、农村、生态空间配置,合理应用不同地区的环境容量和资源禀赋,引导产业有序分工和布局。建立区域环境质量目标管理模式,促进资源管理和环境整治的联合与协同,探索地区间上下游差异化多元化的生态机制。

机制创新一体化方面,张亚平指出,应以构建统一开放有序、透明的城市环境为目标,进一步消除市场体制、机制障碍,通过生产要素一体化示范建设,促进生产要素在长三角区域自由流动,以区域长远利益为原则,通过创新深度合作的一体化制度,率先实现区域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探索合作立法机制,建立一体化政策法规环境。

长三角一体化如何真正落地?徐匡迪指出,京津冀城市群有雄安新区作为试点,粤港澳大湾区有前海作为金融改革创新试点,长三角也可以在上海、江苏、浙江交界处划出一块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先行试验区,摸索到一体化的方法和经验以后,在合适的时间做出规范。

国家发改委原副秘书长范恒山也表示,选择长三角三省市的交界地区建设示范区,将三省市紧密联系在一起,有必要的行政力量做支撑。同时,选择的三地区域经济相差不大,发展水平相当,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

事实上,2019年上海两会上,上海首次透露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据悉,示范区将以落实国家战略为立足点,以制度创新和系统集成为关键,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样板间、探索一体化体制机制的试验田、引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发动机。

“示范区将在区域一体化制度创新协同和全面深化改革举措集成式落地这两方面进行探索。”前述人士表示,示范区建设或将摒弃此前新区连片式开发模式,不做集中开发,同时不会延续惯有的新区招商模式,不做政策优惠的洼地。

徐匡迪表示,一体化的最终目标是要让生产要素在长三角区域内突破现存的各种行政、规章的壁垒,有序、自由地流动,达到效益最大化。因此,必须打破体制瓶颈,尤其是在科技、金融、人才三方面,有必要打破流动壁垒。

这也意味着,打破现存的各种壁垒或是示范区建设的关键所在。据悉,示范区或将从一张蓝图管全域、统一生态环境标准、实现统一产业准入清单、公共服务政策统一、建立联合信用奖惩机制、建立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指标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试点。

有关人士表示,由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还未最后通过,部分内容可能涉及更改。

(责任编辑:任宪奎 CF001)
关键词: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