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路边摊、农贸市场的便宜菜早就买不到了,手机APP下单送菜上门的价格,现在跟到店挑选差不太多。”崔女士说,超市和菜店都很谨慎,不新鲜的菜不敢配送上门,怕被直接退货。
中老年人跟风手机买菜
61岁的老方在凤起农贸市场6平方米的摊位里卖了23年的菜,前一阵子终于决心做外卖菜业务。
“我的许多客人比我还老,逛菜场吃力,我总要想个办法的。”老方说。他把点外卖的步骤一步步画下来,复印完送给一些老顾客,方便他们操作。
为了跟上菜场经济的数字化进展,老摊主们正带动老顾客们进入线上买菜平台。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支付方式普及,中老年群体也逐渐突破硬件和能力的“壁垒”。最近1年来,使用饿了么买菜的中老年用户数增长500%以上。
在北京,近一年来买菜的订单高峰出现在下午5时至7时之间,市民最偏好的是买蔬菜和豆制品,香菜、西红柿、小葱和圆生菜的订单相对最多。外卖订单对菜市场的业务拉动有多强?数据显示,过去一年,朝阳区定福庄北一区农贸市场在饿了么平台上的订单涨幅有11倍;丰台区丰益众菜市场的增幅为3.4倍;朝阳区北苑社区便民市场和通州区大稿村菜市场的涨幅为3倍。
巨头涌入社区生鲜赛道
除了菜商聚集的开放平台,自营式生鲜电商平台也在加码“菜篮子”业务。
“每日优鲜2019年一季度蔬菜销售实收金额同比去年已经增长了69%。”每日优鲜蔬菜部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之前习惯了在平台购买新鲜水果的用户,也在尝试购买新鲜蔬菜。区别于京东到家和外卖生鲜的平台,每日优鲜是自有品牌的商品为主,在社区附近设立前置仓就近配送,时效性和新鲜度都有保障。尽管这意味着更高的运营成本,但的确培养了一大批忠实的网购蔬菜消费群体。
或许是我们在城市生活的时间太久了,每当想到互联网的发展,想起的总是创业、融资、风口、趋势。但是当我们回到家乡,才能发现,互联网给家人带来的影响才是最直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