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传统菜商触网忙,外卖骑士出没菜市场
手机买菜“鸡肋变香饽饽”?
“天丰利市场的鸡蛋4枚1分钱,柳芳优先菜场的土豆500克1毛钱,小崔水产的鲍鱼第一只1元。”刚下班的崔女士喜欢在APP里挑挑拣拣今晚要做的菜。随着手机买菜的订单开始放量增加,以往扎堆在餐饮街附近的外卖骑士,也开始在菜市场周边出没。最近一年多,随着京东、饿了么、美团、盒马鲜生等巨头纷纷发力鲜菜业务,手机上的菜篮子也俨然从生鲜领域最难啃的鸡肋变成了资本风口下的香饽饽。
线上买菜突破规模瓶颈
“上班累了一天,真没精力再去市场逛摊位砍价,况且晚上超市便利店里的菜都是挑剩下的,我也不想要。”住在安定门东滨河路的崔女士告诉记者,家附近只有往东两站多地有个东单菜市场,剩下也没有像样的大型菜市场了。跟同事学会了逛网上菜店后,她慢慢成了手机买菜的重度依赖者,“网上下单经常免费送我小份的香菜、小葱,还有很多单品促销的菜也比实体店便宜。”
在朝阳区八里庄一家菜市场开店的李建康已卖了十几年菜,可是他的店位于最东头的角落,眼睁睁瞅着大门口的店生意兴隆,顾客逛到他这里,该买的早买完了。在偶然得知可在网上开店卖菜后,他很快加盟了外卖平台。就在今年3月,他接到了将近2000笔网上订单,成交近14万元。“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李建康开心地说。
“线上蔬菜直送确实开始放量,饿了么去年鲜菜销量过亿元,涌现了一批销量上百万元以及几十万元的店铺,规模效应让入场淘金者激增。”饿了么相关业务负责人分析。目前,北京市民在饿了么上买菜的订单均价约为60元。
实际上,手机买菜并不新鲜,之前一直是生鲜电商最想寻求突破的领地,但收效甚微。随着城市商业环境的变迁,手机买菜业务终于迎来爆发式增长。在京沪等一线城市,传统农贸市场的地位逐渐被现代化的生鲜连锁替代,懒人经济时代的网上消费习惯终于向最传统的买菜刚需延伸。
或许是我们在城市生活的时间太久了,每当想到互联网的发展,想起的总是创业、融资、风口、趋势。但是当我们回到家乡,才能发现,互联网给家人带来的影响才是最直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