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王潇俊升入大学后,王超每个月会给他打2000块钱的生活费,这些钱足够生活开支,但王潇俊并不满足。2016年,他为自己购买了一台照相机,每个月他在游戏平台上为了提升等级要不断充值,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这些钱从哪儿来呢?王潇俊想到了网络上的分期付款。起初,他在一家借贷平台上借钱,因为不能一次性偿还本息,他又到另外的平台上贷款还款,后来又在微信高息贷款平台上借款。这种“拆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让他在网络平台上的本息欠款越来越多,到2016年底,欠款已经接近10万元,而他再也没办法用自己的身份信息进行借款了。这可怎么办呢?
“我老家那里有资源,打算在威海开一家鞋店,你愿不愿意投资些钱一起干?赚了咱们一起分,赔钱了我来承担。”2017年2月,王潇俊找到自己的同学小琪,告诉他自己开鞋店需要资金投入,想拉他一起干。想到没有赔钱的风险,小琪答应了下来,直接转给了王潇俊2000块钱。
“我要和人合租个库房放鞋子,手头上没那么多钱,能不能先借我?”一段时间过后,小琪又接到王潇俊的信息,也没多想,又转过去600元。
就这样,王潇俊隐瞒了自己大量欠款且无力偿还的真相,利用同学的信任,以开鞋店等虚假借口,开始了自己的“创业”生涯。
催款短信莫名其妙
2017年8月,学生小凯的手机上收到了几条莫名其妙的催款短信,表明他在几个平台上的分期付款即将逾期,如不按时还款,将影响他的诚信,上面还标注了每个平台的欠款金额。看到短信后的小凯起初有些发慌,随后他意识到这可能和王潇俊有关,因为就在一个月前,他曾将自己的身份证件借给过对方。
当时,王潇俊称自己在做一个卖手机的兼职,每个月需要完成任务量,如果完不成就会扣掉自己已经交的几千元押金和工资,7月份只差一个人了。做兼职在大学生群体中很平常,小凯也没多想,为了帮助同学完成任务,便将自己的身份证和银行卡交给王潇俊操作购买手机。结果发现,小凯在各类平台上的欠款高达2.6万余元。
骑手是对城市最熟悉、与人打交道最频繁的一群人,他们的真实生活状态到底是怎样的? 近年来,外卖行业的发展让上班族加班加点不再局限于方便食品,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同时也带动了国内市场的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