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新华社广州1月2日电 题:普通面膜“蹭热度”冒充医美面膜,成本3元叫价至少翻5倍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邓瑞璇、毛一竹
“比普通面膜安全、效果好!痘痘、痘印、敏感肌都能用”……时下,医美面膜广告势头强劲。原本医疗机构用于皮肤治疗的医美面膜,因主打医用、安全,备受美容达人青睐。
“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很多普通面膜打着医美面膜的旗号在朋友圈、微信群、QQ群、电商等平台销售。一片普通面膜成本价仅三四元,层层包装打上医美标签后,价格至少翻涨5倍。
普通面膜浑水摸鱼“蹭热度”
做完微整容手术,陈女士在某电商平台购买了一款名为“寡肽舒缓修护蚕丝冰膜”的医美面膜。不料,使用后皮肤瘙痒、红斑遍布,“找医疗机构鉴定其实就是普通面膜,真是害人不浅。”陈女士说。
医美面膜属于医疗器械,注册为“械字号”;而普通面膜属于化妆品,注册为“妆字号”。陈女士购买的这款面膜是注册为“妆字号”的普通面膜,但其广告称可在做完医美项目后用来镇静、修复皮肤。一些美容诊所向客户大力推荐,称“褪红、消炎效果很好”。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医美面膜被称为医用敷料,针对皮肤治疗和美容手术术后的修复,成分多是透明质酸、活性胶原等,主要在医疗机构销售。
“‘械字号’需要严格按照国家医疗器械标准生产,更严格、更规范。”广东省中医院皮肤科副主任莫秀梅说,医美面膜成分比较单一,针对性更强,防腐剂等添加少,经过无菌生产后安全性较强,可直接用于皮肤伤口。
医美面膜逐渐走红,一些普通面膜也来“蹭热度”。记者在电商平台搜索发现,大量普通面膜以医美名义售卖。例如,一款名为“伊肤泉舒缓修复保湿面膜”的产品,在宣传中写着医美字样,声称可用于微针、水光等医美手术的术后修复。但记者查询发现,这款产品只是普通面膜。
截至12月26日,本轮第八个工作日,原油变化率持续负值加深。中宇资讯暂预计12月28日24时成品油零限价下调340元/吨。折合升价89#0.24元,92#0.26元,0#柴油0.29元。
IT之家12月29日消息 今天vivo NEX双屏版正式开售,该机的一些亮点包括星环双面屏、双屏多任务+双屏触控、夜景三摄+三摄自拍、第五代光电屏幕指纹+TOF零光感人脸识别,售价499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