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联讯证券对科创板的财务标准进行了初步推测,一是针对盈利规模尚可的优质科技创新企业,设立总市值至少为20亿元(甚至可能超过40亿元),最近两年盈利和超过1亿元。
二是针对盈利规模一般、但市值突出的成长型企业,设立总市值至少为50亿元(甚至可能达到80亿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达到5亿元以上,最近三年累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2亿元以上。
而按照这一标准对新三板企业进行筛选,联讯证券得出符合标准一的新三板企业共103家,符合标准二的企业有26家,排除掉重复项,合计符合纯财务标准的新三板企业共106家。
不过,联讯证券也称,科创板预期将会是偏科技、创新型企业,对企业的要求较高,新三板企业进入科创板试点注册制不是很容易。
“倒逼新三板市场加快改革”
此前,也有市场人士预期,科创板试点注册制在企业上市要求上,或会一定程度参考今年6月份出台的新兴企业上市标准,即《试点创新企业境内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并上市监管工作实施办法》。
《试点创新企业境内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并上市监管工作实施办法》就指出,尚未在境外上市的创新企业(包括红筹企业和境内注册企业),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30亿元人民币且估值不低于200亿元人民币,或者营业收入快速增长,拥有自主研发、国际领先技术,同行业竞争中处于相对优势地位。
安信证券认为,“新经济”龙头企业受益,新三板也有一部分“隐形冠军”,该机构按照上述要求进行筛选,新三板目前仅神州优车符合条件,根据2018E营业总收入(ttm)和总市值情况筛选部分新兴产业的新三板公司,科创板未来或将受益。
联讯证券称,科创板成立后,新三板市场存在少数优质企业选择“转板”,这也将倒逼新三板市场加快改革步伐。
联讯证券认为,由于新三板市场中存在大量传统行业企业,因此说科创板的成立与新三板不会构成完全竞争关系,但适当的竞争可以加速新三板改革的进程,这对于新三板市场来说归根结底不失为一件好事。
本报记者 庞华玮 广州报道 导读 “新三板的根本出路是降低投资者门槛,建议初步降到50万或100万。但前提是加强新三板制度建设,比如提高新三板的信披质量。”一家基金公司投资总经理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