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再迎重大突破。中小科创企业除获普惠性“输血”外,还将因科技成果转化获额外资金支持。《经济参考报》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国家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风险补偿机制正加快推进,以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为代表支持的贷款风险补偿模式在经过前期摸底调查、确定补偿方案等一系列准备工作后,即将在年内开启试点。总体思路是中央与地方联合实施、试点先行逐步推进、允许地方创新补偿机制和合作银行分类补偿。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科技成果转化融资的主要途径之一,我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模快速攀升,截至目前,仅北京中关村区域已有400余家企业通过专利权质押获得超过百亿元规模的融资总额。与此同时,多地还在密集启动知识产权融资对接会。在专家看来,随着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的推进,政府、银行、企业利益联结机制更加紧密,以知识产权为代表的科技成果转化融资规模也有望迎来新一轮大扩容。
“银行贷款是中小科创企业融资的主渠道,但以往由于科技成果转化风险高且转化投入能力有限,导致中小科创企业难以从银行获得足够信贷支持。这就迫切需要政府发挥引导作用,加快创新中小科创企业贷款融资政策工具,利用财政资金为中小科创企业获得银行贷款提供增信服务。”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高级经济师宋瑞礼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
“国家对科技型企业的资金支持主要通过政府引导基金设立子基金、贷款风险补偿和奖励三种方式进行。目前转化引导基金设立子基金的方式已运行三年,贷款风险补偿即将年内开展,转化基金绩效奖励工作也将择机而动。”科技部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司成果转化与知识产权处处长沈文京日前在政府引导基金专题研讨会上透露。
在时隔不到两个月之后,17日,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第二次会议。会议提出,必须高度重视中小微企业当前面临的突出困难,采取精准有效措施大力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
“融资难、融资贵”长期困扰实体经济发展,在中小微企业中尤为突出。近期,广东、湖北、上海、福建、广西等国内多个省市密集出台政策,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激发实体经济发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