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比如,大桥开通后,最现实的问题就是,除了三地营运(客运、货运)车辆,什么车可以跑?现在,香港车不能进澳门,内地车不能进香港,澳门车不能进香港,那么只能形成粤港、粤澳车辆的两两相通,就无法发挥大桥的有效联通作用,让大桥的建设目的大大折扣。如果连交通的问题都无法解决,那湾区的整合和发展也就无从谈起。
同时,产业的融合也非常重要。目前,大湾区穗深港三强并列,虽然各有优势,但区域产业相互重叠的现状也很突出。而三地都在抢资源、搞创新、都在搞金融,结果形成竞争长期化,甚至互相对冲。实际上可能会有一些是形成恶性竞争的,比如说金融,广州也在抢,深圳也在抢,而香港又怕失去优势不肯放。最后像南沙、前海、中环,可能就是三个平台互相冲抵。珠港澳大桥把粤西接入,希望发挥粤西地区的土地、劳动成本的优势,但珠江东岸地区的竞争使得湾区还没有形成产业发展的融合互补的态势而耗费资源。
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需要市场要素的融合。从中央和全国的角度来看,是要打造“世界级”的湾区经济,在创新和制造方面发挥特区的优势,形成中国经济发展的龙头。从这一点来看,不仅需要交通的融合,物流的联通,还需要人的融合和资本的流通。而人员流动的阻碍,“一周一行”的安排,都实质上影响了人员流动的便利,这方面不仅内地需要开放,香港、澳门特区也需要开放。而资本的流动,也需要加大互联互通的通道,特别是在自贸区内加大资本账户开放的力度,才能逐步实现。而只有形成市场要素的互联互通,才具备湾区发展的基本条件,才能在世界“湾区经济”中,具备竞争的能力。
观察世界三大湾区的发展历史,都是一个产业逐步升级,逐步融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个统一的市场尤为必要,而这个湾区经济融合发展的过程,更多程度上是市场自身变化的结果,在这方面还是要尊重市场规律,因势利导,三方都需要逐步放开产业、市场的人为管制,使得经济要素在三地能自然配置,才能形成一个统一的湾区经济。
当然,这里有各种不同体制、不同制度的现实因素,但这就需要下决心进行改革,在贸易便利化、金融便利化、生活服务便利化等方面进一步开放。港澳两地不能默守陈规,而广东则应该进一步发挥改革开放桥头堡的作用,进一步推动对外开放和改革的力度,避免地区利益的羁绊,才能形成统一的大市场,将粤港澳湾区打造出带动中国南部经济增长的强劲引擎。
(作者系安邦智库宏观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
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呼之欲出 五领域投资机会初露锋芒 5月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表示,关于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目前规划纲要正在制定过程中,很快会出台实施
广东省省长马兴瑞9日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粤港澳大湾区”分论坛时表示,与东京、纽约、旧金山三大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差距最大,这也是未来的主攻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