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选择这个时间IPO是不划算的,在大面积破净的情况下,市场对银行板块的整体预期偏低,即使上市,股价也很难有一个好的表现。但是中小银行依然纷纷排队等待上市,说明银行目前面临的补充资本的压力已经大到一定程度了,也就是说目前的资本已经匮乏到一定程度,已经不能考虑股价划不划算的问题了。”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银行研究中心主任曾刚对澎湃新闻说道。
银行股为何大面积“破净”
澎湃新闻记者统计发现,截至10月17日收盘,A股28家上市银行中,共有21家股份跌破净资产,其中破净幅度最高的是华夏银行,最新市净率只有0.63,国有五大行也未能幸免,全处于破净状态。目前市净率维持在1以上的银行只有招商银行(600036.SH)、宁波银行(002142.SZ)、常熟银行(601128.SH)、郑州银行(002936.SZ)、长沙银行(601577.SH)、成都银行(601838.SH)、张家港行(002839.SZ),其中郑州银行、长沙银行和成都银行均为今年刚刚上市的次新股。对于目前银行股大面积破净现象,一位不愿具名的银行业分析师告诉澎湃新闻,本质上和整个市场的环境相关,今年以来宏观形势严峻,整体A股对风险资产的风险偏好比较低,这种情况下会带动整体对蓝筹股的整体估值中枢。受贸易摩擦、监管新规等外部因素影响,市场的不确定性增大。
“另一方面,大家对银行的资产质量有些担心。举例来说,实际披露的坏账是1.7%、1.8%左右,市场隐含认为你的坏账是不真实的,可能有7%到8%。”上述分析人士说道。
另一位不愿具名的股份行人士对澎湃新闻表示,今年以来,强监管的持续和资管新规的下发,使得整个银行业的非传统信贷部分都受到冲击。同时,持续推进的去杠杆、中性偏紧的货币政策和不断抬升的实体利率水平,将提高实体经济违约可能,银行板块的潜在资产不良率提升,也进一步压低银行板块的估值水平。此外,下游对信贷投放的需求偏弱,银行业绩放缓,也都是银行股纷纷破净的原因。
与已经上市的银行相比,未上市的城商行、农商行不良率可能会更高,内控制度以及风险管理体制要更弱一些,这也是它们必须要面对的客观问题。
城商行、农商行资本金告急
澎湃新闻记者根据证监会网站披露信息统计,截至目前,共有18家银行出于IPO排队状态。这18家银行分别是重庆农村商业银行、重庆银行、厦门银行、厦门农村商业银行、浙商银行、浙江绍兴瑞丰农村商业银行、江苏紫金农村商业银行、江苏海安农村商业银行、江苏大丰农村商业银行、苏州银行、安徽马鞍山农村商业银行、亳州药都农村商业银行、兰州银行、西安银行、哈尔滨银行、青岛银行、青岛农村商业银行、威海市商业银行,其中青岛银行和江苏紫金农村商业银行已过会。从上述银行披露的招股书可见,其所募集资金均用于补充资本金,以提高核心资本充足率,而资本充足率是银行展业范围大小的决定性因素。
为什么中小银行会面临资本如此紧张的问题?
曾刚分析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监管的强化,一些影子银行,面临着要回表。回表的过程中必然会增加对于资本的损耗。二是银行现在的信用风险、不良都在上升,资本是银行抵御风险的最后一道屏障。当风险上升的时候,把资本做大,对于核销坏账也好,抵御未来可能的风险冲击也好,都是有好处的。三是发展的需要。虽然受宏观因素影响,银行发展速度在放缓,但许多银行依然抱着备足弹药的想法,要为未来的发展制造空间,如重组收购其他银行等等。
兴业研究金融行业高级分析师孔祥向澎湃新闻指出,如果是补充核心一级资本的话,主要是IPO、定增和内源融资。补充一级资本的话可以通过优先股,如果是补充资本的话,可以再发二级资本债。可以说,上市是补充核心资本最有效的方式。
受目前宏观形势的影响,市场上长期资金较为稀缺,资金流动性也比较差。“因为金融体系不让期限错配,能够投长期的钱就越来越少,且大家对目前经济形势的预期比较低,股权类权益类投资的资金来源将是很大的困难。”广发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倪军分析道,“对于一些政府股东或者地方国资下面的银行来讲,定价比较困难,除非老股东或者政府部门增资,其他投资人会比较难找。对小银行来讲,依赖于定增或者大股东引入,资本补充的效率会比较低”。
换句话说,未上市的银行比较依赖于向原股东增发或者发行二级资本债,且受股东和补充规定的限制较大,“补血”渠道较为单一,因此即便此时上市不划算,上市也依然是中小银行最好的选择。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郭田勇对澎湃新闻表示,如果能够上市,一方面自己多一条资本补充渠道,另外一方面也能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加强对外交流,同时对银行的品牌也能带来很大的提升。这个无论对大银行还是小银行的长远发展都是有帮助的。因此,资本市场短期破不破净,和银行是否愿意上市没有关联性,都是要选择上市这条路。
银行和企业都需要补血,怎么办?
在中小银行乃至大银行资本充足率面临压力的同时,实体经济正需要银行业加大贷款支持力度。
今年7月以来,银保监会多次提出要引导银行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同时,中国人民银行也在8月与民营企业的座谈会中,要求银行向有前景、有市场、有技术但暂时出现流动性困难的民营企业提供融资支持,稳定民企融资,增强市场信心。
企业和银行都需要融资“补血”,怎么办?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副主任吕随启告诉澎湃新闻,向中小企业贷款和保持自身资本充足率,本身就是一个二选一的问题,想要“保银行”就可能造成一些中小企业融不到资,造成经营困难,想要保中小企业就可能造成一些银行不良和坏账率比较高。
“目前还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吕随启说道。
郭田勇认为,无论是未来经济增长的需要出发,还是从中小银行自身的发展出发,向中小企业贷款都是必须要做的事。不扶持中小企业的话,未来的经济增长就缺少动能,从长远来看最终会影响到银行业的发展。城商行、农商行不能因为不良率而逃避给中小企业贷款,而是应当利用大数据,进行金融创新,提高自己的风控能力、改进市场营销方式,增强获客能力,从而更好地服务中小企业。
曾刚则表示,全世界中小企业都会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政府可以在政策上予以引导,包括定向降准、监管差异化、调高风险容忍度等,给向中小企业贷款的银行一些业务上的便利性。另一方面,国家目前已经开始建立一些政策性风险分担机构,如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基金、农担联盟,帮助银行去承担一部分风险,将向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降低在银行可承受的范围内,从而鼓励中小银行贷款给这些企业。
7月2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更好发挥财政金融政策作用,支持扩内需调结构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确定围绕补短板、增后劲、惠民生推动有效投资的措施。其中,对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进一步提出了多项举措
9月20日,普华永道最新发布的《2018年半年度中国银行业回顾与展望》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上市银行总资产整体仍保持增长,同比增速放缓,净利润整体仍保持增长,但盈利指标喜忧参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