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国内经济新闻 > 正文

激荡四十年 · 宁波(2)

2018-09-19 09:33:29    环球网  参与评论()人

保税勤商复统合:宁波保税区

改革开放的号角令东方大港后方的这片土地骤然醒来。坐拥天然良港、富有商贸文化的宁波人很早就提出设立保税区的大胆设想,并以干促批,积极向国务院申报设立保税区,以此加快宁波接轨国际经济的步伐,推动省市对外开放向更高层次发展。

1992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分东区、西区、南区,总面积2.3平方公里;是浙江省唯一的保税区;区内享有“免证、免税、保税”政策。

建区之初,百业待兴。从各条战线走来的第一批拓荒者,胸怀一腔热忱,不怕缺经验、少资金,克服艰苦条件,边摸索边规划,边建设边招商。园区的国际贸易、保税仓储、加工贸易、保税展示等功能全面展开,为此后产业发展和功能发挥打下坚实基础。

1997年,保税人进一步理顺开发建设机制,实施“贸易立区、工业强区”战略,抢抓全球制造业转移的时代机遇,全方位、高起点推进全球招商,成功引入一批电子信息产业龙头企业。同时,陆续设立电子信息产业园、国家留学人员创业园、国际软件园等一批特色园区,有效地带动了产业集聚和科技创新,区域经济初具规模,迈入全面、快速发展阶段。

随着保税区南区、宁波出口加工区、宁波保税物流园区的批复设立,区域开发面积进一步拓展,区域功能进一步强化,形成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辐射带动作用更加明显。区域开发建设再掀高潮,加工贸易快速发展,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项目先后落户,带动了配套产业在周边布局,液晶光电、集成电路、计算机等三大主导产业群日臻完善。

2007年,区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在经济总量上“再造”了一个保税区。面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宁波保税区积极化危为机,大胆变革发展模式,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区域功能创新,淘汰低效落后产能,提升集约发展水平。同时更加注重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大力培育进口商品市场,建设宁波国际贸易示范区,做大流量经济,努力探索“有限空间、无限发展”新路子,加快推进保税区转型发展,区域开发建设步入一个崭新阶段。

  

激荡四十年 · 宁波

图为2015年3月7日,浙江舟山,一艘30万吨级的油轮又靠上了宁波—舟山港老塘山港区舟山实华公司原油码头,将进行原油卸载。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良港通航联世界:驶向世界的伟大航路

“海定则波宁”,从古到今,多少宁波人在这里繁衍生息。宁波港,是一个具有1200多年历史的古老港口,是我国海岸线中部上的一颗明珠,也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而今,宁波舟山港集团的重新定义,使宁波港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历史节点。

1987年,宁波港的前身宁波港务局正式成立,开始施行新管理体制;2004年,宁波港务局实行政企分开,宁波港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这是宁波港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标志着宁波港朝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出了重要一步;转眼四年后,宁波港集团有限公司会同7家战略合作单位,创立了宁波港股份有限公司,并占90%的股份;2015年,宁波舟山港集团有限公司揭牌,宁波舟山港一体化迈入了实质性发展的新阶段,全年货物吞吐量完成6.53亿吨,集装箱吞吐量完成2220.2万标箱,为日后打造全球一流的现代化枢纽港奠定了基础。

这一路的航行,衍生了一家世界集装箱“五佳港口”,一个中国第一大大港。2017年,宁波舟山港集团完成货物吞吐量10.1亿吨,以绝对优势稳居中国乃至全球第一大港口宝座。30万吨级巨轮可自由进出港,40万吨级以上的超级巨轮可候潮进出;19个港区,615个生产泊位,为中国大陆大型和特大型深水泊位最多的港口;集装箱航线达236条,与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通航,全球前20名的集装箱班轮公司均已登陆宁波舟山港……

12年前,“一杠”的一头是宁波港,年集装箱吞吐量还不足200万箱,只排全国第九;另一头的舟山港,陆域腹地小、岸线资源多,群岛孤悬海外,黄金岸线“待字闺中”。宁波、舟山两港,虽处同一海域,使用同一航道,但港口的规划、建设、营运、管理相互分割,岸线资源难以优化配置。直到2005年底宁波—舟山港管委会挂牌那激动人心的一刻,浙江海港大发展由此掀开新的篇章。

  

激荡四十年 · 宁波

图为2018年4月16日,浙江宁波,200架无人机在姚江上空变幻出“2018宁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民荣经济共兴国:民营经济枝繁叶茂

民营经济是宁波最大的特色。作为制造业大市的宁波,正大力实施产业高新化、城市国际化、发展均衡化、建设品质化、生态绿色化、治理现代化“六化协同”战略。

半年,宁波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456.5亿元,同比增长7.8%。工业经济表现抢眼,全市实现增加值2025.2亿元,同比增长8.6%。而全市规上企业利润总额达574.4亿元,同比增长29.9%——这是在去年规上工业利润30.5%的高增速基础上获得的,殊为不易。

过去的5年里,一大批高精尖产业集聚宁波,制造业加速迈向中高端。宁波地区生产总值从6075亿元增加到8541亿元,人均GDP跃上1.6万美元台阶;财政总收入从1432亿元增加到2146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658亿元增加到1115亿元,年均分别增长8.4%和11.1%。

2016年,宁波成为全国首个“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同时获批国家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等国家改革试点。宁波制造开始全面转向宁波智造。传统面广量大的宁波民企越发根深叶茂,加速实现“由大而强”再跨越。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