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国内经济新闻 > 正文

破解融资难,听金融机构和企业怎么说

2018-09-11 09:33:53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据了解,国舜科技是通过建行北京分行自主创新产品“助知贷”,以纯知识产权质押获得800万元授信额度的,化解了流动性危机。“类似这样的无抵押信用贷款、无形资产抵押贷款等科技企业特色融资产品,各家商业银行都有,且产品类型正不断丰富。”北京银监局副局长蒋平介绍说,北京对科创型小微企业的支持尤为突出,截至今年6月末,北京银行业支持中关村“十百千”企业贷款余额近1000亿元,支持“瞪羚企业”贷款余额近760亿元。

今年以来,银保监会推动指导银行健全内部激励机制、优化小微贷款相关考核办法以及发文鼓励加大信贷投放等一系列举措出台,也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商业银行的积极性。

工商银行北京市分行副行长应维云告诉记者,工行牢固树立“不做小微,就没有未来”的理念,多措并举提升小微企业融资可获得性。同时,在利率定价方面,针对央行MPA口径普惠贷款,从5月起统一执行北京地区同业最优惠利率,同时免除小微企业除利息之外的其他所有融资性费用,涵盖5大类33项小微金融服务费用。

运用科技提升服务效率

长期以来,面对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商业银行承担了很大的舆论压力,质疑“银行为何不大幅增加对小微企业贷款”等声音一直不绝于耳。从银行的角度来说,如何在增加放贷的同时防范风险,如何将资金贷给符合国家产业转型需要、最亟需资金的小微企业等,都是商业银行机构需要解决的难题。

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银行的难题有了更多的解决办法。利用大数据征信、云计算等科技手段,银行可实现对小微企业授信,通过信用数据,综合评估企业借贷额度、还款能力,判断客户信用水平与等级,能够提高银行的风险识别能力和授信审批效率,在降低成本的同时还能有效防控风险。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