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印度财政部(Government of India,Ministry of Finance,Department of Revenue Tax Research Unit)在公告中称,根据奥里萨邦高等法院(The Hon’ble High Court of Orissa)申诉令的临时指令——“将不坚持课征”此前宣布的保证措施税。当地时间7月30日,印度财政部发布光伏保障措施调查终裁征税令,决定对中国、马来西亚及发达国家进入该国的太阳能光伏产品(包括晶体硅电池及组件和薄膜电池及组件)征收为期两年的保障措施税:2018年7月30日至2019年7月29日,税率为25%;2019年7月30日至2020年1月29日,税率为20%;2020年1月30日至7月29日,税率为15%。如若该进口货物同时被征收反倾销税,则可在保障性关税内扣除。
作为一项临时救济举措,保障措施税意在“防止印度本国的太阳能工业基础遭受侵蚀”,但无疑将令印度国内在建和新建光伏项目的不确定性陡增。若最终实施,无论对外国出口商还是印度本土的安装商和进口商来说,都是一记打击。印度拥有宏伟的太阳能发展目标,计划到2022年装机总量达到100GW(1GW=1000MW)。但截至去年底,该国累计光伏装机仅约20GW,距离莫迪雄心勃勃的目标依然有不小的距离。由于本土制造业发展相对落后,印度国内的既有内需供应不足,完成上述装机计划需要借助国际产能。在印度国内,由于带来了额外开发成本,光伏保障措施案自提出以来便遭到诸多质疑,被称为对项目开发商而言“非常有害的”、“弄巧成拙”的做法。
但被暂缓实施并不意味着印度保障性关税取消。截至目前,最终结果仍是未知数。在项目开发商Acme Solar和Vikram Solar对保障措施税提出质疑后,该提议正等待奥里萨邦高等法院进一步审理。
印度对进口光伏产品发起保障措施调查始于2017年12月。当地时间12月19日,印度财政部发布公告,决定依据印度光伏生产商协会的申请对进入印度的太阳能光伏产品(包括晶体硅电池及组件和薄膜电池及组件)发起保障措施调查。中国国内立即启动抗辩,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于去年12月22日公告各利益相关方于立案之日起30日内向调查机关提交评论意见。机电商会于当年12月27日召开应诉协调会,并组织56家企业进行无损害抗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