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8月6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二季度国际收支平衡表初步数据显示,二季度,我国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经常账户顺差58亿美元,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58亿美元,储备资产增加239亿美元。
相比于一季度经常账户逆差282亿美元,二季度我国经常项目收支状况明显改善。数据显示,二季度国际收支口径的货物贸易顺差1042亿美元。同时,服务贸易逆差稳定,为737亿美元。旅行、运输和知识产权费仍是主要的逆差项目。
“上半年经常项目少量逆差,但仍属于基本平衡的范畴。”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高级研究员管涛表示,理论上讲,经常项目差额与GDP之比是评估一国对外经济平衡(即国际收支平衡)与否的重要指标。对外经济平衡并不意味着经常项目收支为零,而是经常项目不论顺差还是逆差,其差额与GDP之比都应该控制在合理范围以内。上半年,我国经常项目逆差与GDP之比为-0.4%,远低于±4%以内的国际警戒标准。
“经常项目收支趋向平衡,对于实现经济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有诸多好处。”管涛表示,例如,减轻了国内经济对外需的依赖,降低了外部冲击风险。今年上半年,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拉动为负,但投资和消费拉动作用及时补位,保持了经济在合理区间内平稳运行。
数据显示,二季度,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继续呈现顺差182亿美元,跨境资本延续2017年一季度以来净流入的趋势,来华直接投资继续保持在较高规模。具体来看,二季度,直接投资净流入299亿美元。其中,对外直接投资净流出287亿美元;外国来华直接投资净流入586亿美元,仍保持在较高规模。
专家表示,这表明境外投资者继续看好我国经济发展前景。今年以来,我国积极推出扩大金融市场开放的系列改革措施,人民银行和外汇局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政策、自贸区等贸易投融资政策均提升了国际资本流动的便利性。
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司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4月19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已经对中国跨境资金流动可能受到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从目前看,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国际收支影响总体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