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国家外汇管理局8月6日公布的二季度及上半年国际收支平衡表初步数据显示,2018年二季度,中国经常账户顺差369亿元,资本和金融账户(含当季净误差与遗漏)逆差369亿元,其中,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顺差1160亿元,储备资产增加1526亿元。
在二季度经常账户顺差58亿美元中,国际收支口径的货物贸易顺差1042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737亿美元,而旅行、运输和知识产权费仍是主要的逆差项目。
“2018年二季度我国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 国家外汇局新闻发言人表示:“值得指出的是,近几年我国经常账户收支已经进入平衡区间,小幅顺差或者小幅逆差都属于基本平衡。”
在今年一季度,中国经常账户逆差341亿美元,这是2001年6月后,中国第二次出现经常账户逆差,也是最大的一次。当时,国家外汇局解释称,是受货物贸易进口增速快于出口影响,货物贸易顺差有所下降,运输和旅行项目逆差增长带来服务贸易逆差增加。
不过,今年上半年,中国的经常项目依旧呈现了逆差局面。
按美元计值,2018年上半年,中国经常账户逆差283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顺差1559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1473亿美元,初次收入逆差305亿美元,二次收入逆差65亿美元。资本和金融账户顺差668亿美元,其中,资本账户逆差2亿美元,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顺差1171亿美元,储备资产增加501亿美元。
此外,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二季度顺差182亿美元,跨境资本延续2017年一季度以来净流入的趋势。
“未来,我国经常账户差额有望总体保持在合理区间,国际收支仍将保持总体平衡。”国家外汇局表示。
借着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去年升值超过6%的东风,时隔两年,中国的年度国际收支在2017年重返“双顺差”:经常账户和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含四季度净误差与遗漏,下同)均呈现顺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