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国内经济新闻 > 正文

印度财政部宣布光伏保障措施税,中国组件出口印度市场遭壁垒

2018-08-01 09:09:39    澎湃新闻  参与评论()人

在印度国内,由于带来了额外成本,光伏保障措施案遭到了诸多质疑,被称为对项目开发商而言“非常有害的”、“弄巧成拙”的做法。

印度对进口光伏产品发起保障措施调查始于2017年12月。当地时间12月19日,印度财政部发布公告,决定依据印度光伏生产商协会的申请对进入印度的太阳能光伏产品(包括晶体硅电池及组件和薄膜电池及组件)发起保障措施调查。中国国内立即启动抗辩,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于去年12月22日公告各利益相关方于立案之日起30日内向调查机关提交评论意见。机电商会于当年12月27日召开应诉协调会,并组织56家企业进行无损害抗辩。

今年1月5日,印方做出该案初裁,印度保障措施总局向印度中央政府提出临时措施建议,即对进入印度的太阳能光伏产品征收70%的从价税作为临时保障措施税,为期200天。今年7月16日,印度贸易救济总局(DGTR)建议对进口电池片及组件征收两年的保障措施税,税率为第一年25%,次年上半年20%,次年下半年15%。由于除中国和马来西亚以外的发展中国家单独对印出口不超过印度总进口的3%,合计对印出口不超过印度总进口的9%,因此得以豁免,例如泰国、越南、菲律宾等。

受贸易摩擦疑虑影响,今年以来中国出口印度的光伏组件数量大幅下降,上半年中国组件出口印度约为3.6GW,同比下降约三分之一。

历史上,印度曾屡次宣称将对进口光伏产品进行双反。2012年11月23日,印度反倾销局对外宣布其根据印度太阳能生产商协会申请,决定对来自中国大陆、中国台北、马来西亚和美国的太阳能电池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2014年5月22日,印度商工部就该案发布终裁,并建议征收0.11美元至0.81美元每瓦的反倾销税。最终,印度财政部选择不执行印度商工部的裁决,此番印度对中国光伏企业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以无税结案。2017年7月,印度商工部反倾销局发布公告,称应其国内产业申请,决定对自中国大陆、台湾地区和马来西亚进口的光伏电池及组件发起反倾销调查。今年3月,印度商工部发布公告,决定终止上述反倾销调查。

以“限规模、降电价、降补贴”为重点的中国“531”光伏新政出台后,国内需求下滑,光伏企业对海外市场的需求明显加强。印度提出的保障措施税对国内光伏企业的发展提出了又一道挑战。张森建议,未来中国光伏企业和中国在海外做总包的建设企业抱团出海,一起开拓“一带一路”沿线、拉丁美洲、非洲等光照资源好、市场前景大、对光伏需求旺盛的市场,从多元化的市场以多元化的光伏产品寻求突破口。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