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二,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高开高走。
其中,上证综指更是放量上涨,其涨升引擎主要是钢铁股、水泥股、基建股、煤炭股等品种,成为涨停板俱乐部的核心成员。与此同时,生物医药股迅速走出产业“地雷”的阴影。其中,产业趋势乐观的生物医药股也出现在涨幅榜前列,驱动着创业板指数有所回升。
看来,A股市场做多激情开始释放,短线仍有望负重前行。
流动性改善
随着近期货币政策的微变,流动性渐趋改善,打开了市场参与者的做多意愿束缚。
体现在盘面中,一方面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有所缓和的直接受益类品种涨幅较大,比如基建产业链个股,当然也包括钢铁股、水泥股、煤炭股等。其中,钢铁股与水泥股还有着半年报业绩超预期信息的刺激,形成了戴维斯双击,所以,此类个股成为近期A股市场的领头羊。
另一方面是PPP业务链的相关个股、前期急跌的闪崩股在近期也大幅反抽,比如园林股等品种,这主要是因为流动性改善,此类个股的原先一度绷紧的资金链迅速缓解,市场情绪渐趋乐观,也就有了此类个股领涨的风彩。
受此牵引,上证综指在近期强劲反弹,在三个交易日里,接连收复了2800点、2900点两道整数关口。
成长股仍是首选
经过持续三个交易日的大涨之后,周期股拥有了较多的获利筹码。在上周末抄底周期股的市场参与者的获利幅度往往超过一成以上,筹码趋于松动。与此同时,关于货币政策转向所带来的流动性改善是有共识的,但是,所带来的资金面宽松程度,仍然存在一定的分歧。究竟是新一轮的扩张周期,还是紧缩周期中的放松策略,这些争论也会制约增量资金加仓周期股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