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国内经济新闻 > 正文

“对骂群”突然在微信兴起,平台已介入:一旦查实将封群处理

2018-06-11 13:55:55      参与评论()人

为啥骂?

多是好奇跟风扫码进群

有人发泄、有人“围观”

9日,成都商报记者通过各大社交平台上漫天飞舞的二维码,被“安排”(由此产生的网络用语,指掌握各个对骂群资源的人,将有意愿进入对应话题群的网友拉入骂战)到7个对骂群,包括“四川挑战全宇宙”“王者荣耀vs英雄联盟”“南方和北方”“相亲相爱一家人”等。这些群以100人群为主,还有几个500人群。群内信息发布活跃,手机稍微离手片刻,便是“99+”未读信息提示。

由于担心被投诉,个别群频繁更换微信群名。如上文列举的群“相亲相爱一家人”,起初名字带有“对骂”或“互喷”字样,后改为“互夸”,最终变成“相亲相爱”。还有比较隐晦的表达方式,是将“对骂”,改成“rap”等英文字样,rap意为说唱,在最早的对骂群中,由于某些网友骂脏话连贯且押韵,被形象地比作rap。

对骂群里的人是谁?记者观察到:一部分人通过微博、微信等发布的二维码扫码而来;二是在已有对骂群中,发布其他对骂群二维码,群成员一传十十传百。纵览各群,群友多是陌生人,群成员设置隐私,微信资料多不可见,对于陌生人加微信私聊的愿望多谨慎对待。

加入对骂群的动机是什么?“一般微信群里发生什么事会引起你的兴趣?”微信群“四川挑战权宇宙”里一位网友反问记者。“是有人发红包或有人吵架了。”他又答道,除了如朱不易那种释放压力、发泄情感的人外,还有很大一部分人加入对骂群享受围观争吵的乐趣。

会诊对骂群

心理学家:

简单粗暴走骂战捷径 无法从根本上解压

对骂群的产生有哪些根源?情感宣泄的正确渠道有哪些?对此,记者采访到了四川省科协心理专委会、四川省心理咨询行业协会心理咨询师张珂。

关键词:微信对骂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