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就是这个感觉。”习惯了这个群后,朱不易说道。这一段日子,他工作上得不到领导的认可,生活中没有与妻子处理好关系,对于渐渐老去的父母也充满了懊悔,一桩桩大事小事的发生后,看书、打游戏已经无法令他宣泄压力。他所在的这个微信群公告写道:“人身攻击请随意”,既然这是大家一致认可的游戏准则,那么自己也就不要太多现实中的顾虑了,朱不易这么想。
饭可以不吃,骂战不能停。从9日夜间10点到10日早上9点,这个微信群从几十个人的小群发展成了一个322人的大群。从深夜骂到凌晨3点,又从凌晨4点开始骂到天明。
骂什么?
起源于球迷的恩怨情仇
延伸到“红锅和鸳鸯锅”都能对骂
成都商报记者了解到,这一轮微信“对骂群”的爆发,是不久前NBA总决赛中骑士与勇士的激战。骑士勇士连续四年相遇,球场内的恩怨情仇蔓延到粉丝的生活。双方粉丝建了一个群,扎堆儿开骂了。
目前,这个最初的对骂群遭到举报而解散,但其带来的影响没有终结。记者查询发现,“红锅和鸳鸯锅”“喜欢花椒和讨厌花椒”“微辣中辣和特辣”“全键盘和九宫格”“九零后和零零后”“麦当劳和肯德基”“英雄联盟和王者荣耀”“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快手和抖音”“情侣和单身”……这样的对骂群层出不穷。
每个话题只是对骂的由头,由头并不重要,大家只是想发泄,即便是在生活工作中从不吐脏字的朱不易也如此认为。“群里都是不认识的人,如果是朋友或同事,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哪个敢这样?”观察了一段时间后,朱不易也加入了“战争”:“我@了几个刚刚发言没多久的人,不用讲理,挨个骂了句脏话。一开始我有些害怕,但当他们调转矛头用语言攻击我时,我竟然有些激动。”没过多久,又换成了另外一群人开骂,此时若有人骂得推陈出新、巧妙独到,朱不易还想为之点赞,但他没有这么做,因为对骂群的规则就是:骂人、劝架的退群,受不了的退群,溢美之词就不多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