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2016年,曾有报道称葛洲坝坝下产卵场2013年至2015年连续3年未发现自然产卵现象。人们一度陷入悲观,认为葛洲坝已经丧失“产床”功能,甚至认为中华鲟自然产卵现象已经中断对此。李志远对此解释称,2016年,该产卵场又发现了自然产卵现象,2017年则未发现。“通过人工监测技术不可能完全跟踪,2014年我们没发现产卵,但2014年确实产了。因为后来在河口发现了幼鱼,由此推断,2014年其实是有自然产卵的。”
据澎湃新闻了解,今年放流中华鲟的标记采用了比往年时效更长的声呐标,连续工作时长可达10年,如果这些放流的中华鲟能够在海洋中发育成熟并顺利洄游繁殖,其体内的声呐标记发射的信号将会被监测系统接收到。
为了更好地监测放流鱼群的生存状况,当前,中华鲟放流标记追踪技术主要有PIT标记、声呐标记、T型标记和DNA标记四种。
PIT标记为长期有效的身份标记,是一个植入在鱼身体里的芯片,主要起误捕鉴定作用。误捕的中华鲟,通过一个读卡器一样的探头扫描,其身体芯片里所携带的该鱼的生物信息、放流信息等数据就显示在屏幕上了;声呐标记则植入鱼的腹部,当标记鱼游经接收器接受范围(约1000 米)时,可以自动记录接收信号时间,从而推测中华鲟洄游过程;T型标记上印有中华鲟研究所的联系电话和身份编号,便于渔民误捕后根据此标简单直接判断是放流的标记鱼;DNA标记采取中华鲟少量鳍条样本,通过DNA分子分析技术建立中华鲟亲鱼和子代的亲子鉴定信息库。
近几年,中华鲟研究所在行业内率先突破了中华鲟单雌性繁殖技术,为中华鲟物种保护再增添一项技术保障;构建了中华鲟人工种群遗传谱系,对人工种群实行了科学的遗传管理;中华鲟早期性别鉴定技术研究、种质资源库建设和全基因组研究工作也同步开展;构建了中华鲟基因组BAC文库,是中华鲟种质资源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该文库的成功建立为更深层次的开展中华鲟生长发育、繁殖以及疾病机理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资源库,是未来实施染色体筛查与筛选、全基因组测序等工作的重要基础。
据悉,除中华鲟外,截至目前三峡集团已先后掌握圆口铜鱼、长鳍吻鮈、齐口裂腹鱼等10余种长江珍稀特有鱼类人工繁殖技术并实施增殖放流, 已累计放流达氏鲟、胭脂鱼等珍稀特有鱼类近150万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