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国内经济新闻 > 正文

张双南:中美贸易摩擦之际,看中国科创的两个优势和两个短板(4)

2018-03-26 09:17:10      参与评论()人

机制急功近利,顶层设计不顺

实事求是地讲,不想有政绩的领导不是好领导,不想着进步的官员也不是好官员。当然要为人民服务,当然要有事业心,但是拿不出来成绩,服务了谁?如果事业做的好没有提拔是上级的错误,但是任期就这几年,这几年没有政绩就没有机会服务人民了,从事的事业没有发展凭什么能被提拔?所以从机制上就只能急功近利,只能考虑这个五年计划的事情,只能做短平快的事情,没有别的办法。所以这不是每个具体官员和领导的问题,是我们的机制存在问题,使得急功近利泛滥。而对于科技领域,机制的一个问题就是存在科研体制和科学研究计划的顶层设计不顺。

一方面,科研机构分类不清楚。比如中国科学院本来成立的时候就是国家队,主要是为了完成国家的重大科研任务而设立的,但是逐步演变成了需要自负盈亏到处弄经费抢项目,需要和大学直接竞争。事实上,经过知识创新工程,科学院的能力已经有了很大提升,中科院自主安排的很多重大任务也都是站在国家层面考虑和安排的(比如我所熟悉的“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里面的“空间科学先导”任务),应该提升至国家级的项目。

同时国家应该考虑将中科院的很多研究所凝聚成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实验室,着眼长远和重要的目标,不再急功近利只看眼前的项目、甚至为岗贴和绩效而发愁(由此引发的“逼良为娼”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这样才能真正促进重大创新成果的产出。

坦率地说,目前已建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实验室,大部分实际上都是打包出来的,能不能申请成功和通过考核,关键是打包的功夫好不好,真正意义上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实验室凤毛麟角,大家都心知肚明,就是不说而已。机制产生的规则如此,不这么做就没有出路。所以这也不是具体的单位和科学家的问题,是机制出了问题,“打包”本质上就是急功近利的表现。

另一方面,正如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的吴季研究员最近一直强调的,有些科技领域需要国家长期的定向持续支持,“两弹一星”就是极为成功的例子。我们国家现在有很多专项,这些专项的执行期往往比官员的一个任期要长得多,这些专项的实施对于保证我国科技的长期发展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能够避免急功近利。但是这些专项很多都是围绕技术目标而设立的。尽管大部分基础科学研究的确需要自由探索,但是有些重要的基础研究领域必须有长期的定向持续支持。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