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国内经济新闻 > 正文

再塑中国经济的伟大创举(10)

2018-03-16 13:37:58  新华社    参与评论()人

知天下者,善谋大势;决胜负者,长于布局。

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一带一路”建设……在中国经济的“大棋局”中,三大战略跨越行政区划,打通国内国外,推进协调发展、联动发展、合作发展,中国“弈者”的一招一式间,向世界呈现出未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中持续“做厚”中国经济、扩大发展的回旋余地——

如同水流,落差越大,势能越强。城乡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是挑战,更是未来潜力所在。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基础设施网络、加快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突破中,以贵州、重庆、江西等省份为代表,结构更优、活力更足的中西部地区正释放出强劲增长潜力。

这是一组印证人类史上伟大奇迹的数据:

2009年,全球城镇化率首次超过50%,人类进入城市时代;两年后,中国城镇化率突破50%;

过去五年,中国有8000多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市民,如今城镇化率已达58.5%,昔日“乡村中国”快速迈向“城镇中国”;

以千百计崛起的中小城镇,以千万计迁徙的人口大军……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经历过中国这样大规模、高速度、有秩序的城镇化。

“城乡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换个角度看,实际上给中国经济带来巨大的回旋余地,中国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所释放的潜力,在世界发展史上也是空前的。”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主任张占斌说。

实现不平衡不充分局面的深层次“破题”,中国经济赢得的是发展协同性、整体性的增强,中国经济发展的内部纵深愈发开阔。

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在同世界的互联互动中“做活”中国经济,拓展发展的外部空间——

2018年1月17日,伴随汽笛长鸣,满载电器、板材等货物的79750次中欧班列从广西钦州出发,驶往波兰马拉舍维奇。

这列首趟由广西发出的中欧班列,成为连接起东盟、华南地区直至中亚、东欧的新货物通道。

作为“一带一路”建设标志性成果,中欧班列目前已累计开行约7000列。一条条钢铁巨龙,穿越崇山峻岭,穿越草原大漠,将欧亚大陆贯通起来。

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的第五年。

关键词:中国经济

为您推荐: